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現代言情 九十年代進城記 第7章 開工

《九十年代進城記》 第7章 開工

第二天醒的時候,聞欣下意識掏出枕頭底下的表,那是降價之后買的海鷗牌,只要四十五塊錢,和七十年代輒百來塊錢相比已經劃算很多。

借著窗簾進來的一勉強看清楚時針指向6,到底還是翻起床,掀開被子穿好服端著臉盆去走廊盡頭洗漱。

十來個水龍頭一字排開,每個前面都站著人,相的人在一塊說著話,看上去熱火朝天。

聞欣像誤的小鵪鶉,一言不發地觀察著,用水把炸開的頭發捋順,回宿舍之后放東西綁頭發。

烏黑發亮的麻花辮,潔的額頭,臉部的廓清晰,下被蚊子咬了一口,人睡著的時候還無意識掐出個指甲印來。

約記得昨晚聽見嗡嗡響的聲音,仿佛還扇過自己好幾掌,心疼地湊在鏡子前看自己的皮

服裝廠一天到晚就是在廠房里踩紉機,聞欣小時候還種地,但現在倒看不出風吹日曬的影子。

鎖好門出去,拿著自己的鋁飯盒,按照昨天的記憶找到食堂進去。

食堂人比洗漱間更多,看得出是工居多。

小姑娘們都像朵花似的,言笑晏晏得招人眼。

聞欣頓覺得自己榮煥發,排著隊長脖子看菜,早餐還算富的,豆漿油條包子饅頭都有。

餐牌上也是明碼標價,在心里計算著,到自己的時候說:“阿姨,一碗豆漿兩個菜包。”

菜包里有油水,這樣一頓就是三錢,中午晚上吃個素,一天下來伙食費也要一塊錢。

真是不便宜,平常加個餐的話吃飯就不花銷,跟老家比起來幾乎是翻倍,因為離農村近的地方米和菜不值錢。

當然工資據說比老家高不,聞欣原來差不多是每個月工資六十,現在聽意思能一百往上。

Advertisement

不怕事多,就怕不掙錢,畢竟出來一趟車費就要好幾十。

抱著這種心思,可謂是格外積極,又有點探頭探腦到車間。

車間主任姓張,是個三十歲左右的婦,燙著個大波浪,涂得紅紅的,看上去還是很親切的,說:“聞欣是吧?你會繡花?”

紉機繡花是門手藝,工費比普通的活計高出不,一般最得練個六七年才行,這看著年輕的小姑娘要說會,多讓人有點不相信。

聞欣一點都不怵,說:“要不我試試活?”

這倒行,張主任給拿塊廢品布說:“你用這個試試。”

繡花的難度大,花樣全靠手推著布出來,上頭好幾樣的層次得分明,總結起來就是眼疾手快四個字。

聞欣沒用過這臺紉機,跟它還不太,速度難免降下來,但品是齊整的,起碼說會不勉強。

張主任點點頭道:“行,我讓個人帶帶你。”

回過頭喊道:“劉娟,過來一下。”

劉娟的姑娘年紀也不大,也就二十五六的樣子,一頭利落的短發,走起路來都有風的樣子,袖子擼得高高的,說:“新人啊?”

看人的眼神聞欣有點不舒服,但還是笑笑點頭道:“娟姐好。”

甜的,劉娟算是應下來,領著往里走,邊走邊打聽道:“你打哪來的?”

聞欣早聽虞萬支提醒過,說廠里頭都是老鄉抱團,不同地方的人從不湊在一塊玩,因此謹慎道:“興化人。”

劉娟撇撇道:“沒聽說過。”

連笑意都淡下來。

聞欣只得假裝沒看見,心想真是討厭,不過初來乍到的也不好得罪人,生怕人家刁難

好在劉娟也只是不熱,給找把椅子說:“你就坐這看。”

Advertisement

又說:“這活花多,你看我怎麼換線的啊。”

聞欣倒沒指第一天就能做什麼,老老實實坐下來。

腰板得直直的,生怕人家覺得不端正,眼睛一地看著,心想自己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有這速度。

劉娟是練工,踩得紉機都快起火,也不大像是教人的樣子,最后一針的線剪掉之后抖抖布說:“看懂了嗎?”

聞欣知道會惹不高興,還是道:“蝴蝶翅膀怎麼下的針我沒看懂。”

劉娟嘟嘟囔囔道:“這麼簡單都不會,我再給你演示一遍啊。”

聞欣恍若未聞道:“謝謝娟姐。”

手不打笑臉人嘛,劉娟噠噠噠又踩起來,這一下速度勉強放慢點,總算讓人能看清楚。

聞欣做這個還算有點天賦,坐得屁有點疼之后說:“娟姐,不好意思啊,給你添麻煩了。”

人家一口一個姐著,禮多人不怪的,劉娟道:“我看你年紀也不大。”

說點跟工作無關的事也是拉近關系,聞欣道:“二十。”

老家都算虛歲,要是周歲的話還不到十九呢。

劉娟道:“跟誰一塊出來的?”

這會出來打工沒有孤家寡人的,都是親戚帶著,沒人領路那真是路上就夠吃一壺。‘

聞欣道:“跟我男人。”

結婚夠早的啊,劉娟多看一眼說:“有孩子沒?”

打聽得都有點煩人了,聞欣心想人家是小組長,還是道:“剛結的婚。”

又說:“姐,你是哪里人啊?”

劉娟不知怎麼有點得意道:“龍春。”

聞欣都不知道龍春在哪,還是恍然大悟道:“好地方啊。”

心里也覺得自己這話很像傻子。

但劉娟用的,說:“老板就是我們龍春人。”

Advertisement

只聽這話聞欣就覺得跟老板絕對沒有親戚關系,不然早就說出來,只是同鄉三分道:“那咱們廠應該有很多龍春人吧?”

劉娟其實只是想炫耀一下,也沒打算跟說太多,自己岔開話題道:“你坐后面那個位置,上班的時候說話多做事,下班不能帶車間的東西走。”

又說:“領活計數都找我,我簽過字的才算完,到月底憑單子算工資。”

大廠就是正規,這要擱老家一個人就把事做完。

聞欣拉著一個大麻袋到自己的位置上,跟左右的人打招呼道:“你好。”

大家往日無怨的,紛紛笑笑做回應,但也沒人有時間多說話,只聽得到機的聲音。

這批活是在紅布上繡蝴蝶戲花的圖案,線的就有十幾種。

聞欣做第一塊,小心翼翼地推著繡繃來回走,午飯時間到都沒顧上去吃。

做外頭干活沒有不拼命的,吃過飯的人陸陸續續回來。

把布給劉娟看,說:“娟姐,這樣行嗎?”

劉娟只差拿放大鏡看,過會才點點頭說:“行吧。”

又道:“速度稍微快一點就更好。”

聞欣其實也嫌自己慢,但知道是沒辦法的事,心里算著照這個速度一天都掙不到三,要是照這個速度不是來東浦打工的目的。

道:“我會努力的。”

說完趕快一溜煙跑到食堂,只剩下殘羹剩飯,不過也不挑剔,就著饅頭喝一碗不要錢的菜湯,只花兩就搞定。

晚飯就相對盛些,還給自己加了塊一寸寬的紅燒,食堂阿姨再給澆點湯,拌飯吃香得很。

連粒米都沒剩下,聞欣開始想虞萬支在干嘛。

虞萬支這會也在吃飯。

軸承廠的作工算半個苦力,每天都要下大力氣,因此他每頓都是實打實的兩碗米飯,生怕自己吃得手一抖把料給砸了。

他是建廠之初就在的老職工,跟很多人都能說上話,今天是特意找一位王三的工友打聽萬花服裝廠——人家媳婦也在里頭上班。

王三還是知道點的,說:“喲,萬花的門檻可高,你媳婦有點本事啊。”

待遇好的大廠招工競爭率都快趕上高考。

虞萬支還真知道得沒這麼清楚,不過還是說:“運氣好而已。”

王三也不管人家怎麼謙虛,說:“服裝廠都是工,吵起來頂多就扯個頭花,平常管理也很嚴格,男的不讓隨便進的,出不了什麼大事。我媳婦是專門剪布,下回放假我跟提一句,讓多給照顧著點。”

嘆道:“你說說看,這一個地方打著工,幾個月也才見一回。”

虞萬支遞煙說:“謝謝三哥啊,回頭請你跟嫂子吃飯。”

王三心想這算什麼大事,接過來別耳后說:“你也不容易,這才結婚,饞了也得忍著。”

男人之間說話總是有那麼點葷素不忌,平常開帶的笑話更是正常。

虞萬支還是照舊一笑而過,心想也得吃過知道是什麼味才惦記吧,他這連都沒親過,在眉撓撓說:“那也比一個在老家好。”

這話還是有道理的,王三道:“有個好歹還有人照應。”

像軸承廠一年到頭總有那麼幾個人作不當出事故,老板能給出個頭茬醫藥費就不錯,沒家屬在的人多半是耽誤治療,一輩子說不準都跌進去。

虞萬支平常是很小心,不愿意往倒霉事上想,反倒琢磨著明天就是元宵,自己要幾點下班。

他偏過頭看窗外的燈,天已經是黑一大半,也不知道這會聞欣有沒有好好吃飯,生出把孩子送進寄宿學校的憂心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