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香奩琳瑯 第13章 第 13 章

《香奩琳瑯》 第13章 第 13 章

 界南巷離街不多遠,往南拐過潘樓,就是上京最繁華的去

 因著是除夕的好日子,幾乎每條街巷都花燈高掛,盛大節日才得看見的魚龍燈已經稀松平常,十字大街的路口上按著一座小版的白礬樓,雖不能和真樓比,但其高度也可謂壯觀,甚至能夠容納二三十人進出觀賞。

 五彩的燈火,在明妝的臉頰上投下了溫笑著同翼國公說起小時候過年的景,“陜州也有燈,不過不比上京豪奢。除夕夜我爹爹和阿娘帶著我賞燈,什麼坐車燈啊、沙戲燈啊,還有諸般琉珊子燈,實在是令人眼花繚。那時候我覺得陜州過年一定是最熱鬧的,如今回到上京,才知道不可相提并論。今日要多謝公爺,要不是你來相邀,我大概也不會出門,不過在家守守歲,困了就回房睡覺去了。”

 說得很輕松,但翼國公從中聽出了對往昔歲月的追憶。場上風云詭譎,今日風無限,轉天可能就一文不名了,的父親就是如此,一生征戰沙場的悍將,最后竟是死在病榻上的,不由令人唏噓英雄末路。

 只是這樣辭舊迎新的日子,不要再去勾起那些不好的回憶了,翼國公道:“我莽撞地邀約小娘子,實則也是為了讓小娘子散散心。等開了春,常有貴婦貴們舉辦筵宴,小娘子也要走,多結些朋友才好。今天的花燈雖熱鬧,還熱鬧不過上元,上元有鰲山,冬至日就開始搭建,一直搭到年后,高十六丈,面闊有三百六十五步,那才是真正的壯觀。”言罷頓下來,小心翼翼觀,“自回到上京后,小娘子還沒出來賞過燈吧?”

 明妝搖了搖頭,“過去三年一直在孝期里,不便去那些熱鬧的場合。”

Advertisement

 翼國公聽罷沉,“那到上元,我再來邀你……”年青人臉皮薄,心里設想的事,說出口后就臉紅起來,忙又補充了一句,“到那日再邀上芝圓和五哥,大家去楊樓定個酒閣子,站在樓上就能看百戲。”

 明妝笑著說好,轉而又問他,“今日家不是要登宣德門觀燈嗎,公爺不用作陪?”

 翼國公說不用,“家那麼多兒子,挑幾個要的隨侍左右就是了。我行五,不上不下的排序,多我一個不多,我一個不,我也不那樣肅穆的氣氛,還是現在這樣來得松散。”

 所以龍生九子各有不同,比起翼國公的散淡,儀王顯然要明得多。

 明妝心里裝著事,觀燈賞百戲只是表面隨眾,的心思全不在這上頭。站在街上向北,宣德門上張燈結彩,眼下家還沒現,城樓底下倒是聚集了好多為睹龍而來的人,顯然家比花燈更吸引人。

 鐺鐺地銅鑼敲起來了,數十丈高的桅桿頂上綁縛著假人,一個個畫帛凌空,仿如飛天。變戲法的藝人拿匹帛剪碎片,迎風一揚,立刻化作了滿天的蝴蝶。眾人嘖嘖稱奇,幻真到無法解釋時,就去相信它是真實存在的。

 一只蝶停在明妝的花冠上,拍著翅膀翩然飛,翼國公正想驗一驗真假,忽聽那藝人一聲吆喝,所有的蝴蝶都匯聚起來,飛向了他的廣袖。最后蓋布一掀,那匹被剪碎的綢緞竟又完好如初,觀戲的眾人拍手好,明妝卻看出了另一種惆悵,如果一切的苦難都像這藝人手中的道一樣,破碎之后能夠還原,那該多好!

 正思忖著,遠近的人聲忽然沉寂下來,連鼓樂都停頓了,只余天空中煙火炸裂的聲響。城墻之上升起了華蓋,垛口轉瞬也站滿了衛,看這架勢,就知道是家駕臨了。

Advertisement

 翼國公牽了牽的袖子,領他隨眾行禮,城口上的黃門上前一步替家應話,扯著嗓子喊免禮,“鼓樂照奏,家與萬民同樂。”

 這除夕的燈會,在家出現之后終于達到了高,上京城是沸騰的,連空氣里都夾著滾滾熱浪,四周圍都是好聲,明妝卻盯著城樓上那個侍,偏頭問翼國公:“代家傳話的那人,可是黃門令薛宥啊?”

 城樓很高,其實要看清一個人的長相,并不那麼容易,加上錯,只能模糊看個大概。明妝有些泄氣,但仍要努力分辨,即便不能看清五,就算記個廓也好。

 翼國公有些為難,他自然知道彌云郡公之間的恩怨,再在明妝面前提起那個名字,恐怕會惹得傷心。但如今問起,自己也不好搪塞,便道:“他是侍殿頭彌,眼下家寵信他,他的風頭已經蓋過黃門令了。”

 明妝得到了答案,半晌沒有再說話,之前聽儀王談論彌以為多帶著點夸大的分,但眼下親眼所見,他確實家面前的紅人。

 世上就有那麼不公平的事,一個不知大局,不懂戰事的黃門邊陲監軍,調弄胭脂水的腦子,哪里知道刀背上的槽應當開多深。爹爹出兵,他拖后,爹爹主戰,他主和,到最后勢同水火背后中傷,爹爹飲恨葬在了潼關,他卻回到中,家的膀臂。

 翼國公唯恐傷懷,寬解道:“宦海沉浮,總有意見相左的時候,我很為易公抱屈,但如今木已舟了,小娘子還需保重自己才好。”

 保重自己,不要去管爹爹的冤屈,因為是姑娘,這輩子都不可能為爹爹報仇。

 明妝起先對這位翼國公尚有幾分好,畢竟年赤誠,也溫和,但他說出這樣的話,就知道這人將來不可能對有助益。逝者已矣,生者要沒心沒肺地活下去,因為場中驚濤駭浪是常事,敗下陣來,是因為技不如人。

Advertisement

 明妝輕牽了下角,調開話題問:“邶國的使節應當也在上面吧?”

 翼國公說是,“今年除夕的燈會如此盛大,就是做給邶國人看的。兩國戰多年,如今好不容易打下來了,家心里高興,款待使節之余也為安西大都護接風,昨日頒旨加封了慶國公,宗室旁支能憑戰功爬到這個位置,開國以來還不曾有過。”

 明妝哦了聲,那時常追隨爹爹鞍前馬后的人,如今掙了這樣的功名,也是出生死打出來的。李判前兩日已經回到上京了,想是回朝之后很忙,派人送去的贈禮也不曾得到什麼回應。今日他應該也在城樓上吧,只是人影幢幢看不真切,有些想見他,但心里又害怕見到他,怕看見他就想起爹爹來,陳年的瘡疤不敢去揭,即便是按一下,也痛徹心扉。

 不過這街上的花燈著實是漂亮,琉璃燈山高達五丈,上面搭出了彩樓,彩樓中還有裝著機括、能夠自由轉的小人。往前再走上幾丈,瓦市深撐起了戲幄,香鬢影,盛裝的伎樂伴著笙簫獻舞,一派璀璨氣象……

 不遠有個飛丸擲劍的,明妝正想去看看,忽地聽見一陣驚呼,回頭就見一個黑影從城樓上墜下來。心頭急跳,再想看,翼國公捂住了的眼睛,慌忙旋拽開了。

 “咚”地一聲悶響,驚愕的呼聲此起彼伏,翼國公的手心微涼,喃喃說不要看。因為城城樓高達十幾丈,從那里摔下來,必定是活不了。

 萬眾盼的除夕燈會,結果變這樣,是任何人始料未及的。城樓下的軍慌忙扯過一張彩緞蓋住了尸首,明妝驚魂未定,趁窺見一頂滾落的一年景花冠,和在彩緞外的紅履,心下明白,墜樓的應當是位宮人。

 圍觀的人群被諸班直隔開了,城樓上的儀王領命下來查驗,軍掀起蓋布讓他過目,他垂眼打量了一眼,讓跟隨前來的小殿直都知辨認。那小殿直都知哪里見過那樣腥的場景,勉強說了聲是,就偏嘔吐起來。

 “是垂拱殿的長行。”儀王嘆了口氣,拿著語調詢問同行的人,“俞白,你怎麼看?”

 前面的人肩接踵,把明妝擋了個結實,但這個名字聽得很清楚,俞白是李宣凜的小字,他也隨儀王一同下來查看了。

 使勁往前,奈何不進去,只好回頭求助式地住翼國公。翼國公雖然不明白孩兒家為什麼這麼愿意湊熱鬧,但也還是替排開了人群,把送到了圍觀的最前端。

 著公服的人一直背對眾人,那領上描金刺繡的饕餮紋樣,看上去頗有張牙舞爪的味道。他還是那樣,話不多,但足可拿主意,對一旁的衛道:“先把人抬下去,將這里清理干凈。既然是垂拱殿的人,理應衙審理,我剛回京,對京中事務不悉,目下看,看不出什麼端倪。”

 顯然儀王是不怕把事鬧大的,他甚至在眾目睽睽之下說出了墜樓宮人的出。能進前侍奉的小殿直都不是尋常人家的兒,死了一個有品級的,這件事可大可小。

 然而李宣凜的表態很明確,他只是跟來善后,并不打算中的事。儀王輕輕挑了下角,轉頭吩咐邊的諸班直,“讓衙先審,等審出結果來,再報我知曉。”

 尸首被抬走了,剩下就是收拾殘局,兩個雜役舉著鐵鍬過來,從一旁掘起沙土灑在跡上,香糕磚的地面吃,無論怎麼掩蓋,都像個恐怖的潰瘍。

 翼國公對今日的變故無可奈何,原本是想與佳人好好賞花燈的,結果竟遇上了這樣的事,遂對明妝道:“事發突然,沒嚇著小娘子吧?今日是我不好,若是不邀你賞燈,也不會撞上這種意外。”

 明妝虛應了句:“公爺本來是一片好意,不必自責。”

 上說著,視線卻移向了那個背影,忍不住,忽然喚了聲“李判”。

 那影一怔,遲遲轉過來,彩燈映照出他的五,似乎與明妝記憶里的不大一樣了。

 一直記得他以前的樣子,年從軍,眉眼清嘉,所以同阿娘說,說他不像武將像讀書人。然而闊別三年,這三年間陜州應當發生了很多事吧,那深濃的眼睫里沒有了當初的彷徨,看得見灼熱燃燒的烈火,和無堅不摧的傲

 一樣又不一樣,開始有些后悔剛才那一聲喚了,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認錯了人。如果沒有認錯,那這稱呼顯然也不合時宜了,人家如今是國公,比爹爹的爵位還高上一等,怎麼還拿他當多年前的小小判呢。

 本以為位高權重,今非昔比,自己的唐突會引人不快,卻沒想到他振袖在面前站定,鄭重其事地兩手加額,深深向長揖了下去。

 圍觀的眾人都有些懵,從沒見過哪個紫袍的大員,向一個十幾歲的姑娘行此大禮的,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明妝也覺得很尷尬,怪自己剛才口而出的一聲,讓他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見禮。如今的自己不比爹爹在時,已經承不起這樣的禮遇了。

 然而他似乎并不在乎,如常謙卑恭敬,垂著眼道:“小娘子差人送來的贈禮我收到了,愧不敢當。節下太忙,有好些事要理,一直不出空來,本想年后再去府上拜訪的,不曾想今日在這里遇上了。事出突然,讓小娘子驚了,今日請小娘子先回,明日我一定親自登門,向小娘子告罪。”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