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武俠仙俠 劍氣滿乾坤 第二十七章 最難負深情

《劍氣滿乾坤》 第二十七章 最難負深情

宗弟子都覺得這位新來的執事師兄打架劍都馬馬虎虎,但這煉丹是真的厲害,就算七八種草藥同時丟進丹爐,也能給他鼓搗出完整的丹藥來。

若是他們能有這位執事師兄的手段,今天早上也不會有那麼多人沒救回來,而且除了普通兵卒,已經開始有同門被陸續抬過來,雖然有掌教真人送來的飛劍,但若回到青宗之前沒有得到及時救治,還是會有生命危險。

這里距離南邊城頭實在太遠,不知道戰況如何,但從這些傷員上的傷口來看,只會比昨日更加慘烈,而且護城大陣從早上到現在一直維持著,從未斷過。

據送下來的傷員口述,那翼國士兵和妖同時進攻,城墻上作一團,本分不清是人是妖,護城大陣所帶來的效果幾乎已經忽略不計,許多青宗弟子都已經離開城頭,跟那些妖近距離搏殺,雙方傷亡都不小,按照這個趨勢,青城頂多還能再堅持一日。

原本他們這些弟子是打算去戰場上幫助同門的,但那位執事師兄說了,他們去或許能夠幫上一些忙,但傷者遠比死者多,若傷者得不到救治,死的人只會更多,他們也就只能留下來繼續埋頭煉丹。

好在那翼國也要休息,也會累,戰斗從早上一直持續到中午,終于告一段落。

城中士兵已經開始埋鍋造飯,他們卻本沒時間去吃,實在太了就只能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干糧草草應付,傷者實在太多了。

他們以前在山上聽說過山下的戰斗慘烈,也在書上見過伏尸百萬的戰場荒涼,不深,修行道法之后更覺得不過爾爾,如今親會,卻嘆不起來。

昨日還跟你講經說道的同門,一瞬間說死就死了,饒是他們再如何覺得生死自然,此刻也不可能無于衷。

Advertisement

日落時分,戰斗再次打響。

,一柄柄飛劍不斷到來,一不斷被運送回青宗。一開始只是實力較弱的外宗弟子,后來連宗弟子都不能避免,就連落云峰的執事師姐蘇茹都了重傷。

聽說當時正斬殺一頭妖,卻被一名翼國高手襲,直接墜落在戰場上,若非三師兄法靈活,從混不堪的戰場中將帶回來,恐怕連尸都留不下。

聽到蘇茹傷被送回了青宗,安寧覺得是好事,最起碼保住了命,安寧是從戰場上活下來的,所以很清楚在如此龐大的戰場上,誰都可能會死,沒人管你是男是,是人是妖。

若說看生死,安寧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時候,獨自孤零零一個人的時候,就已經看了,人命跟鴨豬狗,并無區別,更多時候甚至還不如草芥,只是看是一回事,看淡又是一回事。

所以在漫天大雨的那一夜,他幾經掙扎,還是救下了那個桃源山孩,才會選擇去殺那位城主大人,因為他覺得那位城主死了,就會有很多跟他一樣的普通人可以活,所以這位城主就應該死。

安寧一直覺得,想讓別人活不的人,這人本就應該去死。

只可惜蒼天無眼,從不救人于水火,更不會除惡于晴天霹靂,一些原本早就該死的人,偏偏活得好好的,一些原本可以平安一生的人,卻只是頃刻之間無緣無故死去。

所以安寧一直覺得天底下應該有這樣一些人,照顧著不該死的那些人一生平安,讓原本早就該死的那些人徹底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他沒有見過那種人,但他覺得自己可以為那種人。

因為他的手中,已經有了劍,哪怕只是一把桃木劍。

Advertisement

這有違青宗的道法宗旨,但這似乎才是《縱橫劍》的真意,似乎才是那個男人想要他明白的道理。

只是這些想法,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是不是對的,所以不能表現出來,只能藏埋于心深

城終究沒能堅持住三天,但在青宗源源不斷的丹藥支撐下,好歹堅持到了第三天早上,最終被一名翼國士兵拼死撞在陣眼上,使得陣法停滯,大批妖乘機涌城中,徹底將陣法搗毀,青城城墻幾乎瞬間被淹沒。

陣法被毀,青宗眾弟子只能被迫撤出青城,而且因為戰局太過混,大多弟子又無法空飛行,只能在師門長輩的帶領下且戰且退,本無法匯聚。

安寧這邊所帶領的大多數都是那些負責煉丹的弟子還有傷員,算是最早撤出的一撥人,但因為傷員太多,撤退本就麻煩,很快就被一支騎軍追上,無奈之下,安寧只能帶領這些人進深山,以此來阻礙這支騎軍的速度。

山中林,且多有壑,還有以前很多獵人留下的陷阱,這支騎兵要想追殺他們,就只能舍棄戰馬,徒步進山,這樣便沒了騎軍沖殺的優勢,青宗眾人再應付,就會輕松許多。

安寧自小就在山上討生計,對山里的況很了解,知道如何避免走死地,也知道如何躲開獵人布置的陷阱。

這支翼國追兵之后,安寧并沒有繼續北上前往義門關跟同門會和,而是帶著這些人往東邊靠,盡可能的減跟翼國軍隊接,但為了不讓宗門擔心,讓一名青宗弟子前往義門關,將這邊的況告知。

他們是青宗弟子,不帝國軍紀約束,自然也就不存在延誤戰機,而且帶著大批傷員,只有盡早將這些傷員醫治,讓他們能更快的投戰斗,才是當下最要的事

Advertisement

醫治傷者需要藥材,山中就有大量藥材,回到義門關醫治,只會讓本就缺的藥更加捉襟見肘,所以留在山里醫治好再出去,是最好的選擇。

隨著不斷向東,地勢越發平坦,緩行兩日之后,便能看到一條小道,但早已荒廢,雜草叢生,安寧停下腳步,轉道:“先在此歇息一會,留下兩人,剩下的同我一起進山尋藥。”

如今這些青宗弟子早已對這位新來的執事師兄馬首是瞻,不僅僅是因為他在煉丹上的杰出天賦,兩日前面對那支追兵,這位執事師兄當機立斷,進山之后,按照他的說法,他們果然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之后雖然擺了追兵,但翼國卻派出了不繼續追擊。

在大山里,那些騎兵不如他們,可他們卻不如那些妖,都是這位執事師兄只一人斷后,為他們爭取逃的機會,而且還用山中的竹子做了口哨,用以發現危機時示警,效果很是不錯。

好幾次危機,若不是有竹哨預警,若不是有這位執事師兄劍及時趕到,他們或許能夠全而退,但那些傷員肯定必死無疑。

所以也就不再計較當初在朝峰上劍時,差點把他們摔下飛劍的事了。

近來安寧有種覺,無論是煉丹時候對丹爐況還是進山之后對危險事知,都要比在青宗時候更加清晰明朗,特別是對空氣中靈氣的知,如果一片樹葉從枝頭飄落,安寧幾乎能夠預判那片樹葉最終會落在哪里。

按照《大經》所載,這應該是微鏡十大神通之二的“無礙清凈天眼智神通”,又稱之為“方寸世界”,正所謂“十方一切世界無窮眾生,逝世此生彼,善趣惡趣,福相罪相,悉皆明見。”

微十重,一重一神通,所以道家又有“十重皆通,道至登峰”的說法。

只是修行界對十神通的定義一直很不明朗,其中又有大乘小乘的說法,于是將原本十大神通一分為二,認為小乘通外,大乘通,于是便多了一個龍鳴鏡。

由此可見修行界對每一種境界的定義可謂煞費苦心,既不能一概而論,也不能失了平衡,既要滿足十重一鏡的定義,又不能讓每一重相差太大。

也就是說,安寧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邁微二重的門檻,只需平時多加磨煉,加以穩固便可。

這算得上是意外之喜。

進山之后,諸弟子開始分散尋藥,安寧自小便對藥材有著極其敏銳的嗅覺,如今又進“方寸世界”的微二重,所以基本上不會空手而回。

有了封靈送的紫檀木盒子,倒是省去了很多麻煩,至于那枚戒指,安寧尋思著什麼時候能將之換掉,免得一直藏在上時刻擔心。

此刻安寧正開一從灌木,隨既面,在堆滿松葉的松土上,長著一株狀若幽蘭的淡藍草葉,據《水注經》記載,此名為神合草,是極其罕見的外傷靈藥,不用煉制,只需將其部曬干研磨,灑在傷口之上,傷口就能瞬間愈合,而且不留疤痕。

當初莫青青往安寧上灑的,便是這神合草部研磨之后的末。

安寧掏出一把從青城帶出來的短刀,小心翼翼的挖掘,將其須全都挖出之后,用刀將其須取下十之七八,然后將下的須和草葉從新埋進土里。

將所有須全都收好之后,又將灌木叢恢復原樣。

這是安寧從小就養的一種習慣,也是山里人的教誨,在山里討生計,并非一年半載,而是要靠山吃一輩子,所以砍樹要留,挖草要留種。

做好一切之后,安寧突然皺起眉頭。

有竹哨的聲音傳來,而起不止一個,吹得很是急切,想必是遇到了很大的麻煩。

安寧不敢多想,心念一,背上桃木劍飛出,然后直接劍穿出松林,向著竹哨傳來的地方趕去。

在距離眾人停留之外的另一座山,同樣有著一條山水沖擊之后形的小路,此刻小道上,四個青小道右手握著長劍,左手不停吹著竹哨,在他們后,是三個穿著普通的百姓,在他們四周,則是一群目不停齜牙的妖狼。

地面上,還有幾頭妖狼的尸,那些妖狼似乎是畏懼道人手中的長劍,所以沒有立即進攻,但隨著腥味彌漫出去,很快就激發了狼族嗜的本,一個個出利爪,不斷著地面,隨時都可能進行撲殺。

四名青宗小道滿臉焦急,退也不是,進也不是。

以他們的能耐,或許能夠,但那一家三口,就只能葬狼腹,若是別的況,他們可以不管,但這些狼都是妖狼,修道之人本就以斬妖除魔為己任,若是放任這一家三口不管,且不論別人會不會說什麼,他們自己心里那道坎就過不去,那還如何修道仙,證得長生?

安寧劍站在天際,有些疑,因為那一家三口,安寧認識,正是幺姑一家。

安寧想不明白他們為何會出現在這深山里,要知道這里距離他們所住的地方,可有好幾百里。

只是形勢危急,容不得安寧多想,心念一,桃木劍當先落下,以劍手段將其中一頭妖狼當場鎮殺,然后頭朝下,一記開山拳將其中一頭打泥土中,臨空一翻,桃木劍飛回手中,一劍“長河掛”將兩頭妖狼當場滅殺,同時沉聲道:“帶著他們先走。”

四名青宗弟子看到安寧出現,喜出外,收了竹哨,拉著那一家三口就往安寧撕開的口子跑。

出落得更加清秀的幺姑有些難以置信,開口道:“安寧?!”

安寧轉頭看著出一個笑容,“先離開這里,有什麼話一會再說。”

說完,繼續提劍斬殺妖狼,為眾人斷后。

妖狼的數量不,足有二十多頭,好在這種妖實力并不是很強,每一頭的戰力相當于一名靈境左右,以安寧如今的實力,別說二三十個靈境,就算是再加一倍,也能從容以對。

等到眾人全部離危險,安寧便沒了顧慮,腳踩七星,劍氣縱橫,以最快最狠的手段將這些妖狼徹底鎮殺。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