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表妹萬福 第122章 番外之如果前世能夠重來(一)

《表妹萬福》 第122章 番外之如果前世能夠重來(一)

塞外,隆冬。

胡人后援急補給的糧草,在運輸途中,被一支神不知鬼不覺地深腹地的大魏騎所襲,全部糧草付之一炬。接著,組織起來的最后一次全力反撲,又遭到了大魏前沿軍隊的無狙擊,潰不軍。

接二連三的打擊,終于令胡人不得不接一個現實。

盡管他們為了這一天,已經準備了多時,傾舉國之力,和大魏開戰。

這場戰事,從去年的初夏,斷斷續續,持續到了今歲的隆冬。

但想要擊敗大魏老衛國公所統的軍隊,從他手中奪取河套,這,似乎已經變了一個渺不可及的夢想。

連上天亦不給活路。大雪下了三天三夜。接連多日,不斷有人馬因為寒倒斃而亡,再不撤退,一旦魏人形合圍之勢,他們即便依舊保持著驅策馬匹誓死戰斗的勇氣,剩下的人馬,也要死于和寒冷。

當夜,胡人兵馬北逃,至天明,營寨雪地之中,一片狼藉,只剩那些還來不及被掩埋的倒斃騎兵和戰馬的尸首。

已經打了一年多的這場艱難的河套保衛之戰,終于以大魏取得的這個決定的勝利,而告一段落。

這場戰爭,曠日持久,打的異常艱難。天明之后,魏人的軍營之中,勝利的歡呼之聲,響徹云霄。

酒一壇壇地運來,牛羊一群群地待宰。這個萬眾期待的慶功宴,如今就只等那支冒著生命危險、突胡人腹地功實施了奇襲的騎勇士的歸來。

這支勇士的領隊,就是當朝的三皇子蕭列和魏軍主帥老衛國公的長子裴顯。

這一年,蕭列才十八歲。

蕭列和裴顯自小一起長大,二人同兄弟。一年之前,塞外發戰事,十七歲的蕭列從皇帝那里請來圣命,和裴顯一道,跟隨老衛國公隨軍,效命朝廷。

Advertisement

因了他的份,剛開始,老衛國公唯恐他有所失,首戰,裴顯為先鋒,而蕭列卻被委為糧草調度。蕭列至帥帳求戰,慷慨激昂,老衛國公被他滿腔熱染,遂答應他亦可赴戰,但為防萬一,命他隨于自己后,不可擅自行。至數戰后,蕭列作戰英勇,和裴顯二人配合默契,聯手屢立戰功。老衛國公這才慢慢放心下來,此次便將這奇襲重任給了自行請命的蕭列和裴顯二人。他二人果然不負眾,燒了胡人后繼糧草,為戰事的終結,立下了大功。

大雪紛飛,北風怒號,遭遇如此惡劣天氣,但疾行而歸的這一行全部由年輕騎兵組銳輕騎,卻馬蹄如飛。統領蕭列和副統領裴顯,兩人更是心輕松,當夜,扎營過夜之時,二人同宿一帳,分飲酒囊中剩余的最后半袋酒,相約待返回軍營,二人再一道請命,趁著勝利士氣,去攻打前朝之時被胡人奪去的一名為木托的地方。借著幾分酒意,拔劍起歌,年熱,激越昂揚,歌罷,裴顯笑道:“三殿下,你出京也一年多了,屢立功勛,不但父帥,全軍將士,對殿下亦是刮目相看。送京中的凱旋奏報,不了對三殿下的褒揚,陛下必定龍心大悅。三殿下可想好,到時要何等賞賜?”

今上三子,以子蕭列的資質最為出眾,皇帝亦寵于他。但蕭列生母早早故去,也無舅家可依,加上自小生飛揚,旁人眼中,太子仁慈,二皇子穩重,三皇子卻恃寵而驕,暗地被人冠以混世魔頭之稱。

“伯明,我若說,待攻下木托,歸京之后,我不想要父皇賞賜,只想從你父帥那里求件珍寶,你以為如何?“

Advertisement

蕭列喚裴顯的字,著裴顯,微笑道。

裴顯一怔,和他對一眼,見他盯著自己,雙目微微閃亮,心里立刻明白了。

三殿下和他的妹妹文璟,兩人投意合,這件事,父母是否知曉,他并不確定,但他卻早就瞧了出來,只是一直沒有道破罷了。

猶記那年元宵,他帶妹妹去燈市賞燈,因人太多,不小心走散,幸而妹妹邊有忠仆伴隨,加上先前也說好了,萬一走散,便在燈市橋頭匯合。

他找了過去時,遠遠看到三殿下的影就在妹妹畔,兩人立于柳下,三殿下往柳枝上掛了個仿似玉佩的件,也不知說了句什麼,妹妹起先沒有理睬,掉頭就走,隨后仿佛看到自己出現,大約是怕被自己瞧見,慌忙掉頭回去,將那玉佩給摘走,藏了起來。

這件事雖然發生在幾年之前,但至今,他記憶猶新。

他亦盯著蕭列,面上笑容,漸漸消失。

“三殿下,我知你何意。我只有這一個妹妹,容不得旁人輕慢于,父母更是將視為掌中明珠,不求顯達,只愿能得一良人。殿下雖份金貴,但若戲于文璟,我第一個,便不會答應!”

他一字一字地說道。

“伯明,我可對天起誓,對若有半分戲弄之心,或是日后有負于我蕭列,不得善終!即便茍活于世,亦生不如死!如何,這樣你可相信我對的真心?”

蕭列一改先前的笑,神異常鄭重。

裴顯和他四目相對了片刻,突然哈哈大笑:“有殿下這話,我還有何不放心?回去后,我便帶殿下去見父帥。只要殿下開口,父帥豈有不應的道理?他便是不應,我亦會助殿下一臂之力,必你和妹妹做眷屬。殿下放心便是!”

Advertisement

蕭列大喜,倒出酒囊中剩余的酒,二人一口干盡,笑道:“有伯明此言,我放心了。”

是夜,二人暢談,直至深夜,盡興而眠。

蕭列漸漸夢。

夢中冰天雪地,分離了一年多的那個他心心念念的,面帶微笑,正朝他漸漸行來。

毫不覺嚴寒,心中煦暖如春。

他心中滿溢著歡喜,高聲的名字,朝疾步奔去。

戰事結束了,大魏獲勝,他不但實現了自己從小上陣殺敵的英雄夢想,更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他不是旁人眼中那個只會憑著父皇寵為所為的混世皇子。

他是蕭列,一個憑了自己的努力而獲得大魏鐵軍士敬重的皇子。

再過些時日,最遲明年春天,他就可以回去了,讓也為自己到驕傲,然后,他再娶為妻。

這一輩子,有相伴,足夠了。

但是,就在他快要將懷中之時,突然,仿佛一道無形的霹靂,在他和的中間,劃出了一道深不可逾越的鴻。他無法越,只能眼睜睜看著立于對岸,面帶悲戚,雙眸凝著自己,影越來越小,越來越小,最終,消失不見。

一幕幕奇怪的畫面,開始在他的眼前閃現。

父皇的葬禮之上,他遠遠地看到了的背影,仿佛有所應,亦回頭,了他一眼。

不過匆匆一眼而已。

那時候,已嫁為人婦,為了剛繼位為新皇的他的長兄的皇后。隨后,他便去了云南,在那里開府。

那一眼,就為了他去往云南之前,留給他的唯一,也是最后的一眼。

后來,京城里發生了瘟疫,染病了,被送去寺廟治病。

他看到自己悄悄潛去那里陪伴于,半年之后,臨走之前,他鑄下了大錯。

Advertisement

便是那一次的錯,奪走了的的生命。

他看到為自己艱難地生下了一個孩子,隨后便死去了,而當時,那個真正的他,卻毫不知正在發生的一切。

他看的清清楚楚,在臨死之前,手心里還著那塊從前那個上元夜時,他半是無賴,半是強行送給的玉佩……

“文璟!”

他心臟狂跳,駭然大,猛地睜開眼睛,卻發現自己還在帳中。

那盞吹熄了的燭火,不知何時,復又燃起,畔裴顯,正酣眠不醒,而他的對面,不知何時,竟立了一人。

這是一個青年男子,雙目明亮,人過目難忘。

他高而瘦,文質而溫雅,周卻又出一種仿佛可驅千軍,可策萬馬,教天下指麾即定般的的力量。

此刻他安靜地立在那里,著自己,神寂寂,兩道目,似帶悲傷,又似憐憫,一,便如此凝于他。

蕭列心中,從見到這青年男子的第一眼起,便陡然生出一種奇異的覺。

他非常肯定,在他此前十八年的生命里,他從未曾見過這個男子。

但是他的覺,卻是如此的似曾相識——就仿佛那男子是他生命中的最親近的一個人。

“你是誰?”

蕭列從睡覺的地方慢慢起,站了起來,問道。

因為那個可怕的夢境,他的聲音都在微微抖。

那人凝視著他,道:“我來,是想告訴你一件事。皇帝陛下不久便要離世。倘若你再去攻打木托,等你戰罷,明年春日歸京,到了那時,太子已然求了皇帝陛下的指婚,終此一生,將不再會是你的妻子了。”

太子早已年,但有高人從前從太子生辰八字推斷太子不宜早立太子妃,加上這幾年,太子本人對此亦不上心,故至今未能冊立太子妃。

蕭列立刻想起方才夢中所見的一切,愈發驚駭:“你到底是誰?何來如此的荒誕之言?太子怎會向父皇求娶文璟?”

那人卻不再說話,轉便出了帳門。

蕭列立刻追了出去,卻追不上那人的步伐,眼睜睜看著那個背影袂飄飄,就要消失在了視線里的雪夜盡頭。

他心急如焚,再次邁步追趕,腳下一個不慎,跌倒在了雪地之中,大一聲,忽然聽到耳畔一道悉的聲音,有人喚著“三殿下”,一下醒來,再次睜開眼睛,竟看到裴顯坐起了著自己,方才便是他醒了自己,而自己還在帳中。

方才一切,難道竟是個夢中夢?

“三殿下,你可是做了什麼噩夢?方才聽你大不停,我被你醒,醒來,你卻還睡著。”

裴顯目關切之,道。

蕭列通冷汗,如此的冬夜,整個人卻猶如剛從水里撈出,呆呆地坐在那里,雙目直直盯著前方,仿佛那里有什麼似的,片刻之后,猛地一躍而起,沖出帳篷,卻見前方積雪皚皚,漆黑夜空之下,哪里還有夢中那人的影?

“三殿下,到底出了何事?”

裴顯追了出來,見他竟赤腳立于雪地之中,驚疑萬分。

蕭列影凝固了半晌,驀然轉聲道:“伯明,我有一要事,須得今夜立刻回京!”

他說完,轉匆匆了帳篷,穿好甲,疾步奔往馬帳,牽出自己的那匹戰馬,翻上了馬背,驅馬便去。

荒野的雪地之中,一匹雄健戰馬,被一個剛滿十八歲的年輕皇子驅策著,朝著京城的方向,狂奔而去。

就在夢醒之前,他還仗劍高歌,意氣昂揚,而就在此刻,他的心中,卻充滿了驚駭、恐懼和焦慮。恨不得翅,立刻飛回到那座此刻距離他千里之外的四方之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