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寒門嫡女有空間 第1156章,救贖7

《寒門嫡女有空間》 第1156章,救贖7

前去省城給文傑拜壽,張家十分重視,張大老爺知道自己不家待見,沒有要現的意思,可他不放心三個孩子單獨上路,思慮在三,還是決定親自將三人送到省城。

“到了省城後,為父就不進城了,就在城外找家客棧住下,等你們拜完壽後,再一起回家。”

路上,張大老爺仔細的囑咐著長子。

張家大爺有些言又止,他們和家是姻親之家,可父親連家的門也不敢登,這讓他心裏很不是滋味。

張大老爺沉默一會兒又道:“到了家,行事多問問你五妹妹的意見,......到底是張家人。”

“這次能勸說你母親同意你和大丫頭一同前去家,可見心裏還是有張家的,兄弟姊妹間本就該相扶持,你們好了,對來說也是助益。”

張家大爺點了點頭:“父親放心,遇事兒子會和五妹妹商量的。。”

之後張大老爺沒在說什麽,很快,一行人便到了碼頭。

淮安水係發達,去往省城的船隻很多,平時,就是臨時要去省城也能坐到船,可這次,張大老爺明明提前包了一艘客船,到了碼頭後,卻被告知客船定給其他人了。

張大老爺很是生氣,直接去找船老板理論了,張家大爺則是回了馬車前看著兩個妹妹。

“大妹妹、五妹妹,我們可能要等一會兒才能登船了。”

張大姑娘掀開車簾一角,問道:“大哥,出什麽事了嗎?”

張家大爺有些憋悶:“我們定的船被人截了先,父親找船老板協商去了。”

張大姑娘當即蹙起了眉頭:“船老板怎麽回事呀,有他這麽做生意的嗎?”

張華涵也是眉頭微蹙,不過沒說什麽,坐在馬車裏靜靜等著。

這一等,就等了半個時辰。

Advertisement

眼看馬上就要到中午了,張大老爺還沒回來,張家大爺看了眼碼頭旁的茶肆,說道:“大妹妹、五妹妹,前麵有個茶肆,要不你們下車到裏頭坐坐,順便吃點東西?”

張大姑娘早就想下車活了,不過沒出聲,而是看向了張華涵。

坐了半天的馬車,張華涵自然也想下車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尤其是這是第一次出遠門。

聽著碼頭上的各種喧囂聲,張華涵也想見識見識,便點了點頭,出聲和候在車外的安然說道:“安然姑姑,我和大姐姐想去茶肆坐坐。”

安然聽了,打量了一下茶肆,這才回道:“那姑娘稍等一會兒,等奴婢帶人將茶肆布置一番,姑娘再下車。”

說著,就帶著幾個婆子先一步去了茶肆,和老板說了一聲,選了角落,在四周掛上了竹簾,很快,就布置出了一個小包間。

靜一下就引來了周圍人的注目。

“不知是哪個大戶人家的眷出門?”

“大戶人家的人就是講究呀。”

就是張家大爺,也有些側目,以前父親也帶過他和大妹妹出門遊玩,大妹妹頂多戴個帷帽,哪裏會注意這些。

布置好一切後,安然才回到馬車前:“姑娘,馬車裏奴婢準備了帷帽,帶上帷帽就可以下車了。”

張華涵將帷帽戴好,在丫鬟的攙扶下,下了馬車,快步走進了竹簾圍起的小包間中。

“這竹簾真特別!”

張家大爺和張大姑娘嘖嘖稱奇,這竹簾外頭往裏看,本看不到什麽,可裏頭往外頭看,卻能看清外頭發生的事。

母親手裏的東西果真樣樣都不是凡品。

就在張家大爺準備夥計上點吃的時,驚訝的發現,安然正有條不紊的指揮著丫鬟從馬車上搬下了茶爐、食盒、茶餐盤等品。

Advertisement

就是張華涵,也有些意外。

安然見了,解釋了一句:“外頭的東西大多不怎麽幹淨,尤其是這碼頭,魚龍混雜的,出門在外,吃進肚的東西最好當心些,能不吃最好別吃。”

張家大爺和張大姑娘訕訕一笑,都沒有再說要點吃的了。

等安然將茶點擺放好,張華涵也不好獨吃,邀請兩人一起食用。

就在這時,對麵位置也來了一群下人,靜比之前安然幾個弄出的還要大,直接用屏風將周圍隔了出來。

竹簾隻需高掛起來就是,占地不大,且安然隻圍了一張桌子,並沒有打擾到其他人。

可屏風的占地就大了,還屬於金貴件,周圍的人見了,都不由紛紛避讓,生怕著,然後賣了自己也賠不起。

一時間茶肆中都是拖拉凳子的聲音,沒一會兒,隔壁三桌就空出了一個真空地帶。

接著,幾個帶著帷冒的錦子走進了茶肆。

張大姑娘見了,低聲嘀咕了一句:“好大的排場!們一來,大半個茶肆都不能坐人了。”

安然淡淡的掃了一眼:“應該是眷。”說著,看向張華涵,“在外行事最忌張揚,有道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個弄不好就可能給家裏招禍,姑娘可別學這起子做派。”

張華涵點了點頭,張家大爺和張大姑娘也認真記在了心裏。

兄妹三人喝完一杯茶,張大老爺才臉難看的來了茶肆。

張家大爺連忙掀開竹簾,起去迎:“父親,可是船沒協商好?”

張大老爺冷聲道:“為父包的船被陸老板直接挪給了隔壁許州來的董知州一家了。”

張家大爺眉頭一皺,沉默了片刻,又道:“陸老板手中的船不,把我們定的船挪用的,理該重新給我們安排一艘呀,總不會一艘船都沒有了吧?”

Advertisement

張大老爺剛想說什麽,就看到茶肆外走來了幾人。

其中就有陸老板。

正對著為首中年人賠笑的陸老板覺察到有人看他,抬頭一看,發現是張家父子,神微微有些尷尬。

張家在省城也有店鋪,每年跑省城的次數也多,免不得要租借陸老板的船,一來一去,打道的機會還多的。

這次挪用了張家定的船,陸老板心知自己做得不地道,等中年人進了茶肆,連忙來了張家這邊。

一來,就直接賠罪。

“張兄,這次是小弟的不是,我給你賠罪,可也請你理解一下我,知州大人要船,我也不敢不給呀。”

說著,掃了一眼隔壁的屏風。

瞬間,張大老爺就明白了,那霸占了一大半客棧的人正是許州董知州一家。

張大老爺深吸了口氣,下心中的怒氣,商人遇上員,天然的就低了一等,此時,他隻能自認倒黴。

沉默了一會兒,張大老爺說道:“陸老弟,我是真急著去省城,你幫我想想辦法,給我騰一艘船出來吧,我心裏記著你的好。”

聽張大老爺這麽說,陸老板麵為難,歎了口氣,低聲道:“張兄,衝咱兩這關係,我跟你說個小道消息吧。”

“過兩天就是新任布政使的生辰了,淮安各府各州的知府、知州們都要去參加他的壽宴,咱們這個碼頭,恰好是去省城的必經碼頭,所以這些天的船特別的俏。”

“不是我不忙你,是兄弟我也無能為力呀,手底下的船全部都租借出去了。”

張大老爺三人就站在竹簾外,是以,坐在裏頭的張華涵等人也都聽到了他們的談話。

穀  張華涵蹙了蹙眉頭,們這次來省府,是掐著時間的,若是租借不到船,可能會錯過給舅舅拜壽的時間的。

Advertisement

張大老爺也知道時間趕,當即道:“和其他人同坐一船也行呀,陸老弟,為兄真的有要事,煩請你周璿一二,事後必有重謝。”

陸老板見張大老爺這樣,也看出他是真的有急事,猶豫了一下,看了看隔壁屏風後的人:“那我試試,董知州還算好說話,我去問問,看他們願不願意捎帶上你們?”

張大老爺連忙抱拳道謝。

陸老板去了屏風那邊,沒一會兒,那邊就傳出一道略顯囂張的男聲。

“陸老板,你還真是敢開口,什麽人都敢往我們這裏領,我姨夫乃一州知州,你竟讓商人和他同坐一船,你這是看不起我姨夫嗎?”

之後是陸老板的不斷賠罪。

竹簾後的張家人聽了,麵上都不由出氣憤之

張大姑娘哼聲道:“搶了我們的船,還出言侮辱,他們怎麽.......”

“閉!”

張大老爺低聲嗬斥了一句,又飛快的看了看屏風那邊,見那邊沒靜,才鬆了口氣。

一旁的張華涵看著張大老爺麵上的忍,眸有些閃爍,對張家拚命想要攀附家的原因有了深刻的理解。

張華涵沉默了一下,看著張大老爺:“父親,若是坐不到船,不如就走陸路吧,咱們趕路趕快一點,應該來得及的。”

張大老爺皺眉:“坐船一天就能到省府,走陸路得三天的時間,趕路太快,你們姐妹的子也吃不消呀,你一臉憔悴的去見舅舅舅母,這不是讓他們擔心嗎。”

“讓為父再想想辦法,我就不信了,這麽大個碼頭,連一艘船都找不出來。”

話音未落,就聽到隔壁傳出了聲響。

張家人看了過去,就看到董知州殷切的小跑出了茶肆,一臉賠笑的和茶肆外經過的藍袍中年人見禮。

站在張華涵後的安然看到那人,眸閃了閃,連忙看向張大老爺:“大老爺,你認識那人嗎?”

張大老爺點下頭:“他就是咱們平雲府的知府大人,怎麽了?”

安然不回反問:“可是姓蘇?”

張大老爺沒在意安然的態度,再次點頭:“知府大人確實姓蘇,出自中州蘇家,碼頭上停靠的那艘二層客船就是蘇大人家的。”

安然笑著福了福子:“奴婢有法子找到船了,稍等一下,奴婢去去就回。”說著,就走出茶肆。

在張家眾人,以及周圍人的注視下,安然來到藍袍子中年人前:“奴婢給蘇大人請安了,蘇大人安好。”

蘇知府詫異的看著安然,還沒來得及說什麽,一旁的董知州就先出聲了。

“去去去,你是哪家的下人,竟敢攔截蘇知府,不要命了?”

安然沒理會他,再次向蘇知府福:“奴婢的主子是家的四姑娘,家四夫人正是奴婢主子的四嫂嫂呢,當年四夫人嫁家時,奴婢還在蘇家送親的隊伍中見過蘇大人呢。”

聞言,蘇知府麵一頓,打量了一下安然。

家四姑娘......難道是和離後,又嫁給商賈之家的那位?

他不是蘇家嫡係,對於詩語堂妹所嫁的家,隻比較了解家大房和家三房的況,對於家二房知道得就不是那麽清楚了。

蘇知府掃了一眼茶肆裏竹簾,一眼就認出那是進貢之,明白眼前這人應該沒有哄騙他,笑著道:“你這是有事嗎?”

安然笑著回道:“我家姑娘正要去省城給舅舅賀壽,可惜,張家定下的船被人截胡了,急之下,得知蘇大人也要去省城,奴婢便厚著臉皮過來請求幫忙了。”

蘇知府笑了笑:“原來是這樣啊,我家的船大,快去請你家姑娘移步吧,剛好我們也要了。”

安然再次福了福子:“多謝蘇大人出手想助,奴婢替我家姑娘先行謝過大人了。”

蘇知府點了點頭,等安然轉回茶肆後,看向後的小廝:“快去和夫人說一聲,讓收拾一間上好的客房出來。”

旁的蘇公子有些不解:“父親,用得著這樣嗎?”

蘇知府笑道:“當然用得著了,那位可是布政使嫡親的外甥,上了船之後,你去和你兩個妹妹說一聲,讓們好好和張家姑娘相。”

茶肆裏,張家人得到蘇家同意他們搭船的消息,麵上是一喜,同時心裏也震撼著家的權勢。

安然隻是怡樂邊的大丫鬟,而怡樂可以說是家混得最差的子嗣,就這樣,邊的大丫鬟也能跟一位知府搭上話,並且得到對方的幫助。

這一刻,張家三兄妹算是清晰的認識到了張家和家的差距到底有多麽大了。

安然一邊吩咐丫鬟收拾東西,一邊和張華涵說著蘇家的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