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紅樓之誰也不能阻止我崛起 第6章 家業下

《紅樓之誰也不能阻止我崛起》 第6章 家業下

吳存心里暗笑自家大孫子說話可上卻說:“這都是惠慈大師的功勞。也虧得惠慈大師慈悲,沒貪了他的方子,不然誰知道他是誰呢?”

吳軒驚訝的睜大眼睛,似乎不敢置信自己聽到的,痛心疾首道:“你們大人可真是太壞了,竟想著貪圖小孩子的東西。”

吳存彈了大孫子一個腦蹦,笑罵道:“這就幫人說上話了?一個山野小子,這麼快就把你收買了?”

吳軒著腦門,不服道:“他之前還替你們說話呢,說你們押著我讀書是我了我好,結果您居然背后編排他,真是,真是······”

吳軒‘真是’了半天,也沒找出合適的詞來形容他祖父此刻的行為,最后只悲憤道:“真是令人發指!”

吳存真的好奇了:“他都跟你說了什麼?”

吳軒狠狠的咬了一口糕點,把莫磐說的‘帶在邊時時教導’的話跟他祖父學了一遍,開始剖白心跡:“我覺著他說的很對,原本想著以后要好好讀書了,現在,現在,又覺著心里怪難的。”

吳存此刻是真的惋惜莫磐不是自家孩子了,小小年紀能有這般見識,可不是人為,實乃天授!好在,兩個小孩玩的好,以后親上加親也是一樣的。

吳存一邊心里盤算著家里年紀相仿的孫,一邊對吳軒道:“我剛才說的那些都是試探你的,你那小友說的很有道理!我們都怕你一不小心就被人帶歪了,所以才事事為你著想,倒忽略了你是不是喜歡這些功課。我如今見你覓得良友,祖父也為你高興呢。”

吳軒不大相信,問道:“真的?”

吳存真誠道:“真真的!”

吳軒覺著‘真真的’這話好像在哪里聽過?

Advertisement

不過,他相信他祖父,他祖父說是真的,那便是真的。

聽祖父稱自己的朋友是‘良友’,吳軒便覺著是自己得到了認可和贊,心下高興,就又開始興致的和他祖父說起在寺里的所見所聞。

吳存看著心單純正直活潑可的大孫子,心想,羨慕旁人作甚?我家里這個并不比旁人差!

莫磐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個天才,他在年紀還小的時候,仗著神志做出些在大人眼里‘神’的事,隨著年紀的長大若是變得普通且平凡,就會落下個‘大未必佳’的名聲。

所以,為了鞏固自己還算聰明靈秀的名聲,也為了在小的時候就開發訓練自己正在長的大腦,莫磐在家里一有時間就讀書背誦,好讓自己溫故知新,加強記憶力。

所以,莫青鸞不僅不管他讀書的事,還經常怕他用功太過傷了自己,除了給他做些好吃的補,也常讓他帶著雙胞胎玩耍,歇歇腦子。

這都是不得已的事

之前他們境實在艱難,雖然明面上有宋夫子作保,又有惠慈大師看顧,可一個年輕寡婦帶著三個孩子過火,實在招人眼。人都是合群也是排他的,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有的一輩子都沒去過揚州城,祖祖輩輩見到的都是眼前一畝三分地,突然來了個年輕貌的寡婦,背地里的閑言碎語莫磐可沒聽。

他年紀小,心氣卻高,一心想要改變。

其實他心里有一百個法子可使,卻苦于實在年,就怕使出來被人當妖孽給燒了,所以一直束手束腳。

如今誤打誤撞的得了產業,有惠慈大師在前面頂著,人們只當惠慈大師實在是個慈悲為懷的坦人,愿意照顧婦孺,將功勞分給莫家弱小,同時又覺著這莫家果然與別家不同!要不怎的人家就有祖傳的古方,你家卻沒有呢?哦,你看人家長的跟你就不一樣,一看就是城里人的面人,來了村里也不是破落戶,先有宋夫子這樣的進士老爺作保,現下又有皇帝老爺的嘉賞,哎呦,一看就不是一般人喲······

Advertisement

以前因為長相太好帶來的風言風語,突然了來歷不凡的佐證,要不說人心易變呢。

以前還有婆登門給莫青鸞說,說的也都是些歪瓜裂棗,言語間也都是俚言俗語,讓人聽了極不舒服,輕視之意,只差寫在臉上了。現在,婆卻不敢登莫家的門了。

莫青鸞只當這些是清風拂面,莫磐卻不能當什麼都沒有發生過,憤怒之后,更加堅定了出人頭地的心。

如今,他進學一年多,早就學完了三百千,中秋節后上課,宋夫子已經決定開始教他四書五經,從《論語》開始學起,所以,即便是放假,即便他們家發生了可以改變命運的大事,莫磐也沒有放下睡前背一段論語的事。

莫青鸞看的實在心疼,勸他:“你還有兩天假呢,明天再背也是一樣的。”

莫磐卻道:“明天有明天的課業,今天我在寺里消磨了一天,本就背的了,晚上的這一段可不能再免了。”

莫青鸞無法,只好問他:“可有不認識的字?說來我教你。”

莫青鸞以前也是正經的讀完了四書五經的,教兒子認字并不困難。

莫磐道:“我背的這一段都認識,不過明天要背的有兩個字不認識,正要娘教呢。”說罷就翻了一頁,指著幾個還沒學過的字給莫青鸞看。

莫青鸞掃了一眼,只道:“既是明天的,那我就明天再教。”

莫磐指給他娘看的意思就是想他娘先教他,省了明天的事,可惜莫青鸞不上當,竟直接走開了。

莫磐只好再把這段子曰背一遍,確定滾瓜不打磕絆之后,才熄燈睡覺。

莫青鸞看著兒子屋里的燈終于滅了,才松了口氣,又在莫磐窗下細聽一會,確定兒子睡的安穩,才放心回屋摟著雙胞胎睡下。

Advertisement

第二天,有衙門里戶房的主事帶著幾個小吏和村里里正村老以及吳家大管家等一干人來到莫磐家,一是為了辦理田地房產的契書和一些書面證明,這些都是需要到城里衙門辦理的,俱因這次莫家的產業實在有些多,他家的況又實在特殊,所以衙門干脆給吳家和棲靈寺一個面子,親自上門辦理,二是一事不牢二主,順便一起去丈量土地,打上基石,劃好界限,界限之的就是莫家土地,由莫家說了算了。

吳家大管家隨主人姓姓吳,昨天莫磐已經見過了。

吳管家先是給莫磐送上吳軒的親筆信和‘他吃著好吃的’糕點餞,說明這幾天他會全程陪著莫磐規整產業,莫磐有什麼不懂得盡可問他。

莫磐見不論衙門里的人還是村里的村老們都收斂了散漫之態,出忌憚鄭重的神,乖巧的沖吳管家出個甜甜的笑:“謝謝吳爺爺!這幾天就勞煩吳爺爺了。”

莫青鸞也起向他福了一禮。

吳管家并不因莫磐年紀下就輕視他,聽了莫磐的話先是避開莫青鸞的禮,然后誠惶誠恐的彎下腰,躬道:“這都是老爺吩咐老奴做的,莫小爺莫要客氣,有什麼事盡管吩咐。”

莫磐當然沒有什麼可吩咐的,他又不懂這些!

莫青鸞到是懂一些,不過他是流之輩,有莫磐和惠慈大師跟著,并沒有說話的余地,所以,這次丈量土地,莫青鸞竟只能呆在家里等他。

莫青鸞看的很開,囑咐兒子莫要累著著,就任他去了。

宅子和鋪子莫磐沒去看,只按了手印拿了契書,大頭在賞賜的良田和吳家給的莊子,需要重新丈量和整合。在丈量土地的時候,莫磐全程都是看著吳管家跟衙門和村里的人涉,認真聽著記著這里面的門道,不好走的路就由惠慈大師抱著,背著,也累不著他。

惠慈大師說想見識一下圣上賞賜的田地是什麼樣的,實際上,大家都看的出來,人家是來給莫家撐腰的。要不是惠慈大師跟莫磐長的實在不像,以這老母護小仔的勁頭,他們都還以為莫磐是惠慈大師的私生子呢?

最后只能嘆惠慈大師是個真正的好人!

前面有吳管家打頭陣,后面有惠慈大師陣,衙門和村里的頭們愣是沒找到空子鉆。他們除了在心里犯嘀咕外,也只能自嘆倒霉:這次恐怕白干一場,什麼油水都撈不到了。

實際上,等到最后走的時候,他們也不是什麼都沒落著。不僅莫磐給他們包了不茶水錢和跑錢,吳家也另給了一份,算一算,并不比往日里得的。因此,他們心里的氣也順了,覺著沒白干的同時,以后也沒給莫磐添些暗地里的麻煩,這都是后話了。

吳家的莊子和賞賜的良田離的很近,中間只隔了一片蘆葦,這是府的產業,平日里并不止村民百姓去打野,因府并不指它有什麼出產,算是無主之地。經過協商之后,莫磐花了五百兩銀子買下了這片蘆葦,將良田和莊子連起來,并出資一百兩重修村里的祠堂和打谷場,算是給村里的補償。

里正和村老自無不可。

最后,里正提議,將莫家原本在村里買的三十畝良田和村里置換一下位置,這樣他家所有的產業就都能連在一起,可以省很多麻煩。

這是個好提議,但莫磐并不想再換良田,最后,他提出將良田換大湖東邊的山地。

那片山地原本是村里的地,只不過中間有吳家莊子和一個大湖跟村里的地隔開,因離的遠了,又是只長些栗子的貧瘠山地,村民們就不愿意過去勞作,時間久了就逐漸荒廢了,這也是大湖為什麼逐漸變小水塘的原因,要不然一個存水的大湖可用的地方多了去了,也不至于到了沒人管理淤泥堆積的地步。

良田換山地,自然是不劃算的,但莫磐實在堅持,莫青鸞全聽兒子的,惠慈大師不置可否,不發表意見,吳管家畢竟是別人家的管家,并做不了莫磐的主,衙門的人冷眼旁觀,村里里正和村老自然是一百個愿意,所以,最后,莫磐不費吹灰之力的拿到了那片灰突突,只長著稀稀拉拉幾顆栗子樹的山地。

說是山地,其實就是一片低矮的丘陵地。里正為了不落人口舌,連他莊子和丘陵地之間的那片低矮谷地一并給了他,這樣,大羅山下,包括三個山頭之的方圓千里之地都了莫氏私產,統一劃為一個莊子,改名莫家莊。

莫家莊里有良田十五傾,中田五傾,下田十三傾,大湖一個,山頭三個,地一個,河流一截,莊戶二百余,牛羊馬匹若干。看大小,這算得上是一份讓人眼紅的產業了。

產業再大,也是需要經營的。這個莊子有二百余戶人家,有將近八百人需要靠莊子養活。要是經營不善,虧空是小,若是維持不下去,賣房賣地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懂行的人雖然艷羨,卻并不眼熱。不懂行的人,這呼喇辣的架子就能嚇退一大批人,另一小部分人礙于宋夫子和棲靈寺,也只能背地里說說酸話,在心里扎扎小人啦。

莫青鸞著厚厚的契書和莫磐新畫的一尺見方的莊子輿圖,長呼一口氣,對莫磐道:“其他的不急,先把莫氏的祠堂建起來。”

莫磐答應下來:“不是族譜和牌位,改日我到惠慈大師那里抄一份圣旨,拿來供奉給祖先吧。”

莫青鸞自然欣應下。

莫磐知道莫青鸞早就重新默寫了莫氏族譜,并且還續寫了新的族譜,這兩天也在默默準備祖先的牌位和祭祀用品。

莫磐對這些不僅不能視而不見,而且還得珍之重之的把事辦好。

在這個時代,祭祀祖宗絕對是一年中重中之重的大事,尤其是在世家大族。

別看莫氏傳承在他母親這里差點斷絕,但從莫氏族譜的厚度和他背了兩年都沒有背完的長度,莫氏絕對稱的上世家,而且是一個已經傳承千年的世家!

在這本厚厚的族譜里,記載了莫氏傳承的點滴,有輝煌的篇章,自然也有差點斷絕的尷尬,就比如莫青鸞。

“我是莫氏的最后一人,我是有責任將莫氏傳承下去的,即便不擇手段。否則,我就是莫氏的罪人。”莫青鸞著兒子的發頂,語氣慨萬千,最后將族譜給他,道:“以后就看你的了。”

莫磐將族譜和契書放在一個樟木匣子里,覺著傳承一個世家還是有意思的。看著原本就要斷絕的千年世家,在他手里重現昔日的輝煌與燦爛,應該會很有

就當他在這個時代里給自己找點事做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