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夫君是國寶級科學家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夫君是國寶級科學家》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虎子回來還是往常的點兒,過了戌時才帶著兩個嫂子和新買的回來。

 李氏張氏回趙家,虎子提著回屋,不過一會兒他還得走,家里沒地方,他現在也是住趙家,等新房子蓋好,他就有屋了。

 一進堂屋,虎子聞到了迥然不同的面香。

 “公子夫人,今兒吃包子呀!”

 顧筠道:“就等你回來了,有野菜豬餡兒的,還有你家公子做的灌湯包。”

 豬皮凍還剩一些,就當個涼菜。

 虎子趕去洗手,要他說,離開國公府的日子一點都不差。

 堂屋點了兩盞燭燈,亮亮堂堂,桌上擺著三盤包子,一小盤皮凍,陶盆里裝的是骨頭湯,用剩下的骨頭熬的,味道淡一點,但是可以解

 顧筠吃了兩個灌湯包一個野菜餡兒的,野菜餡兒的包的大,灌湯包和小籠包差不多大,但這晚飯顧筠吃得也比平日多。

 春玉三個也分不出哪個更好吃,只能說都好吃,野菜新鮮,往山上跑一趟值當,還剩多半野菜呢,明天能包不野菜餃子。

 菜多,算是凈賺的。

 虎子狠了,吃了三個菜包五個灌湯包,“公子夫人,這也太好吃了!比餃子還好吃!”

 他還喝了碗骨頭湯。

 顧筠記著頭一會兒吃麻醬餃子他也是這麼說的。

 “那這麼說,包子去賣也能賺錢嘍。”顧筠知道街上有賣包子的,餡兒的三文一個,素的一文一個,小籠包十文錢一籠。

 各地價差不多,街頭小販生意,那些世家自然是看不上的,可盛京不止有權貴,還有百姓。

 老百姓吃得就是這些,現在想想一個月十兩銀子的定例,小廚房哪里花的完,顧筠再心再細,也防不住那些油水的人。

Advertisement

 而春玉們,一心為和裴殊考慮,莊子上的趙老漢他們只要賺銅板就,這才是日子。

 那些詩作畫賞花弄茶的日子真的一去不復返了。

 裴殊沒想到灌湯包還能賣。

 他就想著吃,賣切糕是頭一會兒,雖然一下午賺了近十兩,但生意不長遠。

 顧筠想的都是長久的實實在在的,裴殊的目慢慢變得溫,他得把錢快點還上。

 春玉三個耳朵豎了起來,先不說春玉,清韻綠勺照顧顧筠,清楚自家姑娘是什麼子,還沒出閣就經管鋪子,有什麼樣的小姐就有什麼樣丫鬟。

 清韻和綠勺也想去賣點東西,讓自己“有用”些。

 而春玉年紀最大,看著虎子都去賣餃子,哪兒坐得住。

 餃子攤就忙不過來,賣包子肯定要人的。

 春玉不知道顧筠會不會讓去,虎子是公子的人,也是國公府出來的,這回應該是清韻或者綠勺去吧。

 顧筠就說了這麼一句,就讓大家繼續吃飯,擺攤可不是小事,上說說就行,就拿餃子攤來說,他們可準備了七八天呢。

 賣包子不急,明兒要賣野菜餡兒餃子,得定好價錢。

 以稀為貴,就有人吃這一口。

 老百姓靠野菜飽腹,達貴人把吃野菜當雅趣。

 野菜餃子一份也是十五個,豬野菜多,差不多一二開。

 定價是七十文一份,要是賣不掉就帶回來,辛苦挖的野菜怎麼也值這麼多錢。

 若是賣的好,就問問趙家的孩子能不能幫忙挖。

 野菜吃不了幾天了,清明那會兒太小,等到六月就老了。

 虎子也說不好野菜餃子好不好賣,不過別的餡兒的是真好賣。

 都說餃子就酒,越吃越有,來買餃子的多是喝酒的人,小部分買回家給夫人子吃,還有人問麻醬單賣不。

Advertisement

 因為麻醬實在是太香了,有人買餃子回家,剩下的醬切點黃瓜,又是一道菜。

 現在名聲慢慢打出去,來買餃子的都端著碗來,五份一同煮,不用等太長時間,旁邊賣面的攤子有樣學樣,也去鐵匠鋪子打了勺。

 不過送了三人面吃,說以后都來著喝面湯。

 反正餃子攤生意好就是了,一天能賣一百多份。

 過手的銅板有兩千多個,每天能賺一兩多銀子。

 餃子攤生意是穩定了,但虎子覺得還能賺更多,畢竟晚上不擺攤,要是擺,能賣到亥時去。

 盛京城的晚上可熱鬧了。

 包子攤擺到哪兒去哪兒,咋個賣法,虎子不知道,他累了一天,去趙老漢孫子那屋很快就睡著了。

 次日一早,把春玉們準備好的餡料裝上車,帶著張氏李氏去了城里。

 李氏和張氏學會了駕車,三個人,虎子比們小不,不能總讓人家累,多條本事多條路。

 虎子沒把要賣包子的事告訴倆嫂子,這事還沒定下來呢,就算賣,應該也不會找趙家人幫忙。

 莊子有三戶呢,虎子玩不過彎彎繞繞也明白不能讓一家獨大。

 等賺了錢再說吧,街坊鄰居的,有啥事兒立馬就知道了。

 到了城里,先去筆墨鋪子把車卸了,裝柴裝鍋,又挑了水,歇了一會兒三個人就推著車去巷口。

 往常羊餡兒,豬香菇和三鮮的餃子賣的好,這幾天豬小白菜賣的也好。

 特別新鮮水靈,昨天虎子吃了野菜包子,野菜餃子肯定差不了。

 “嫂子,先包羊和野菜餡兒的,等客人來了就煮。”

 過了巳時,攤子前頭就有客人了,這附近誰都知道麻醬餃子好吃,都來這買。

 自然有眼熱有樣學樣的,但是餃子料沒有裴家的實誠,麻醬也沒有裴家的好吃,客人們還是認這兒。

Advertisement

 餃子現包現煮,一眼去就能看見有什麼餡兒。

 “來一份羊的,一份香菇……別了,要份小白菜的吧。”客人吃小白菜的,五月中旬小白菜長得有些老了,裴家賣的新鮮。

 李氏拿了一份小白菜的,下鍋之前,問了一句,“客要不要嘗嘗野菜餡兒的?”

 六份餡,野菜和小白菜的長的差不多,只是野菜餡里菜多

 客人來了興致,“野菜餡兒?啥野菜,山上采的嗎?”

 虎子道:“山上采的苦菜,不過焯過水,苦味不重,七十文一份。”

 七十文一份餃子,委實有些貴,不過這是野菜,過了現在就得等明年了。

 “那要一份羊的,一份野菜的吧。”就酒肯定好吃。

 等餃子煮好,后頭已經排了好多人,客人一心等餃子,自是沒注意他們要了什麼餡兒,不過看裝野菜餡兒的陶盆下的是最快的。

 把餃子帶回去,和友人對坐,桌上有豬頭,燒,拍黃瓜,不過兩人第一筷子都向了餃子。

 羊,是下酒的好菜,要是有羊蝎子,那滋味真是神仙來了都不換。

 “陳兄嘗嘗野菜餡兒的,七十文一份,咱也嘗嘗鮮。”

 一份野菜餡兒的夠買兩份羊的,啥時候菜比還貴了。

 可吃到里,才覺得這七十文錢花的值,野菜和小白菜不一樣,鮮,水分也多,苦味極淡,漫上舌尖再慢慢回甘。

 偏多,油脂浸潤野菜,吃在里香極了。

 “值,值,太值了!”

 一盤十五個,肯定有人多吃一個有人吃一個,友人故作大方,“你多吃一個,我再去買一份。”

 喝完酒,慢悠悠過去,攤上的野菜餃子已經賣完了。

 餃子餡兒就夠包二十份的,剩下幾個餃子留著賣完他們吃。

 二十份,一份七十文,一兩四錢銀子,利潤基本不算,這算凈賺的。

 李氏把賬算明白,覺得里面有大賺頭。

 婆婆,孩子都能上山挖野菜,閑著也是閑著啊,七十文一份的餃子,有錢不賺是傻蛋!

 “虎子兄弟,野菜你不用愁,我婆婆帶著幾個孩子去挖就行了。”

 雖然說還要給蓋房的工人做飯,但只要能賺錢,累一點無妨。

 至于要不要裴家從們手里收野菜,那能要嗎,鐵定是不能,裴家挖野菜,也沒計較錢吶。

 趙家分一,賣的越多拿得就越多。

 趙家的孩子都去山上挖野菜,徐家的孩子每天去地里捉蟲子,李婆子著急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