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都市爽文 重生七九從種田開始 第一百三十二章 他們算是開眼了

《重生七九從種田開始》 第一百三十二章 他們算是開眼了

 生產這類罐頭,本比較高,以國目前的消費水平,很顯然賣不,全仗著出口呢。

 田大貴的擔心不無道理,畢竟他也在那邊生活好幾年呢,多悉一些況。

 李衛國思考了一下:“這個主要還是要靠宣傳,這樣吧,咱們第一步就是準備個照相機,把這種蘑孤生長的環境都拍攝下來,到時候就主打它不畏寒冷的特點,在冰雪里都能生長,這種頑強的生命活力,吃了當然能提升人的抵抗力。”

 “高,實在是高!”田大貴豎起大拇指,他也覺得肯定能把那些島國人忽悠上道。

 他在那邊生活幾年,深知島國人對菌類的狂熱。

 尤其是有些蘑孤,因為形狀比較像那啥,所以島國人認為吃啥補啥,十分追捧。

 連岳建國也聽得一愣一愣的,在毫沒有經過任何營銷洗禮的這代人眼里,李衛國這種創意,那簡直是神來之筆。

 初步制定出這個計劃之后,田大貴就張羅著請廣播局的記者,因為記者有照相機,會照相,一般人可擺弄不了這個。

 李衛國擺擺手:“不用那麼麻煩,我就會用相機,大貴叔你把相機弄來就。”

 岳建國更服氣:連照相都會!

 這年頭,絕大多數人都沒見過照相機,更別說會用了。

 不過李衛國和田經理說的那種蘑孤,到底,產量如何,岳建國都不清楚,于是他提議,找廠子里的技員,一起去山上瞧瞧。

 “岳主任,等我回去的時候,就帶上你們。”李衛國約著,今年過年完,現在山上也開化了,差不多也應該有金針孤開始冒頭。

 然后,李衛國就開著小轎車,車里拉著鮮蛋,前往副食品商店。

 田大貴也跟著,畢竟他是罐頭廠名義上的領導,要帶上公章之類的品。

Advertisement

 到了副食品商店,小轎車剛停在大門外,那位胡主任就滿面春風地迎出來:“小李,我就知道你肯定能來。”

 李衛國笑著點點頭,然后介紹道:“胡主任,這位就是罐頭廠的田中大貴先生。”

 “田中先生,久仰大名。”胡主任更熱了。

 “你俺大貴就行。”田大貴一張口,地道的當地口音,把胡主任聽得一愣。

 他把客人讓進店里,后面專門有幾間辦公室,讓座喝茶,閑聊一陣,接下來還要去上級部門,做供應計劃。

 副食品商店歸商業局管,像是牽涉到資調配這些,都得局里說了算。

 不過上面的工作,胡主任都給做好了,就是走個過場,一上午時間,就辦得利利索索。

 車里的蛋也卸到商店,收購價格是六角錢一斤,畢竟這麼多蛋,也不能每次都一個個查數。

 一斤蛋,能稱八到十個,因為土蛋個頭普遍要小一號。

 不過金梅養場的蛋,比一般的蛋大,平均下來,一斤能稱八個。

 算算價格,基本上是八分錢一個;商店的零售價是一角錢一枚蛋。

 畢竟人家商店這邊,也是要占一部分利潤的。

 事理完了,胡主任還邀請李衛國和田大貴去他家吃飯,明天就是他兒子結婚的日子,家里來了不坐堂客,正好一起招待。

 考慮到明天還要開車給接親,李衛國就婉拒了對方,不過還是開車給胡主任送到家,也好認認門,免得明天找不到。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換源 安裝最新版。】

 接親這種事,李衛國就不摻和了,到時候田大貴領著王軍就,王軍雖然沒考下來車票,但是已經練會了開車。

Advertisement

 等回到罐頭廠,李衛國又給田大貴留了一張大團結,他明天幫忙隨個禮份子。

 “國子,還用你掏啥錢。”田大貴擺擺手。

 “一碼是一碼。”李衛國把錢塞進田大貴的兜里。

 在罐頭廠吃完飯,李衛國就張羅著回村。

 王軍開車,車里拉著岳建國和王技員以及張星,把李衛國他們送回家之后,王軍再開車回來。

 坐在副駕上,李衛國擺弄著手里的相機。

 這是田大貴派人買的,經典的海鷗DF-1相機,售價四百七十六元。

 在人均月工資三十元的年代,這部相機,是當時多年輕人夢寐以求的神機,而且還憑票供應,票是沒有的,不過以罐頭廠的名義來購買,還順利。

 相機貴,膠卷也不便宜,能買得起相機,也不一定能用得起膠卷。

 這款相機,李衛國還真用過,很快就擺弄明白,然后小心翼翼地裝進皮套里面。

 等小轎車開進大饅頭屯的時候,天已經黑了。

 到了李衛國家,都已經吃完飯了,李金梅一瞧來了客人,連忙又下地做飯。

 好在過年預備的吃喝還有呢,不大一會,就端上來一只熏兔,一個食拼盤,又煎了一盤蛋,炒了個酸菜兒。

 李衛國給大伙倒上酒,王軍開車,就沒他喝,王軍吃飽飯就先回縣城,李金梅又給他裝了些蛋帶回去,給家里的爺爺。

 岳建國酒量還不錯,李衛國又請來王大拿陪酒,正好明天陪著一起上山。

 他們正吃著呢,吳小玉和葛衛紅就來了,還拉上王燕和鄭先農。

 看到家里有客,吳小玉打了個招呼,就招呼李玉梅,準備去知青點那邊復習。

 “小玉姐,等一會兒。”李小梅神兮兮地湊過來,出小手,指指柜蓋。

Advertisement

 “照相機!”葛衛紅眼尖,一眼就認出來。

 小當家早就打算照相了,鏡框里只有的一張照片,還是沒記事兒的時候拍的。

 只是也知道照相機和膠卷都是貴重的東西,所以沒敢跟三哥請求。

 正好小玉姐姐們過來,李小梅就準備多拉幾個同伙。

 “三哥,等你吃完飯,給我們照相行嗎?”李小梅湊到李衛國前,大眼睛里滿是希

 你個小鬼頭,李衛國拉一下小妹的羊角辮:“行!”

 李小梅在他臉上親了一口,然后就趕招呼其他人梳洗打扮。

 這年頭照一次相,老重視了,必須穿上最好的服,把頭發都梳得整整齊齊,拿出最好的神狀態。

 等李衛國吃完了,好家伙,只見北炕的炕沿上,整整齊齊坐滿了人,腰板都拔得熘直,就等著開始照相呢。

 李衛國也忍不住笑:“沒事,咱們多照幾張,好幾卷膠卷呢,來,大姐,四妹,小妹,先給你們姐仨照一張。”

 李衛國也一直想有一架相機,把這個年代最真實的生活永久留存下來。

 其他人都先站起,李金梅居中坐在炕沿上,左邊是李玉梅,右邊是李小梅。

 李衛國瞧了瞧,背景是報紙湖的墻,還著一張胖娃娃抱著大鯉魚的年畫,用這個背景就好。

 然后他就開始指揮:“小梅,笑一點,別張,放松,放松……”

 小當家正在那瞪圓眼睛,一眨不眨的,也一不敢,都快僵了,聽三哥這麼一說,渾一松,差點直接癱在炕沿上。

 “小梅,就像你平時那樣,笑瞇瞇的,滋滋的。”吳小玉也笑著在旁邊當參謀。

 小當家點點頭,第一次照相,確實有點太張。

 等把小妹的狀態調整好,李衛國又繼續指揮:“玉梅,把你的兩個辮子垂在前,把劉海往兩邊理理,大腦門出來;大姐,你的兩只手,搭在老四老五肩膀上,自然一點,好,別眨眼睛,我數三個數就開照。”

 伴著卡察一聲響,深厚的三姐妹,便在此刻定格。

 “哎呀,終于照完了,好累呀!”小當家又眉開眼笑起來。

 “你呀!”李玉梅手去的腦門。

 而李金梅則寵溺地著兩個妹妹打鬧。

 卡察一聲,李衛國又照了一張,這一張才是他想要的,充滿著濃濃的生活氣息。

 “哥,照片呢,快點我看看。”李小梅噔噔噔跑到李衛國前。

 “哪有那麼快,膠卷還得去照相館洗印之后,才能出照片。”

 李衛國安一下著急的小家伙,然后又指揮起來:“學習小組都就位,給你們合照一張,都自然一點,平時咋學的,現在就咋樣,葛衛紅,你別老抬頭瞅我!”

 伴著卡察一聲,學習小組的員,也留下了一張難忘的合影:鄭先農坐在正面,戴著眼鏡看書,神專注。

 李玉梅正和吳小玉探討著什麼,兩張素雅的臉龐,似乎都閃爍著求知的芒。

 葛衛紅則微微皺眉,似乎遇到什麼難題。

 對了,還有一個小學生,李小梅正抱著一個大部頭,認真地看著,角還帶著一笑意,不知道看到什麼有趣的東西。

 李衛國以后還準備把大姐喂的畫面,鄭先農在大棚里勞作的畫面,二哥的畫面等等,都用鏡頭記錄下來。

 “下邊來個合影,鄭大哥,你和我大姐照一張。”李衛國繼續照相。

 “好!”葛衛紅拍起掌,沒啥事,高興個什麼勁。

 鄭先農一本正經地坐在炕沿上,李金梅卻有些害

 “都訂婚了,有啥不好意思滴。”屋門被推開,趙廣定熘達進來。

 李金梅這才含坐在鄭先農邊,兩個人中間保持著半尺的距離。

 鄭先農文質彬彬,瘦削的上帶著一書卷氣;李金梅用手攪著辮稍,俏麗的臉龐帶著一英氣。

 這倆人給屋里人的覺,真的是很般配的一對兒。

 “燕子姐,到你跟我二哥了!”李衛國又給王燕和李衛軍來了一張合影。

 等照完之后,葛衛紅上來搶走相機:“這回到你和小玉了。”

 “你會不會照啊?”李衛國還有點不放心。

 葛衛紅擺擺手,示意他趕去準備。

 兩個人也在炕沿坐好,李衛國手幫著吳小玉整理一下劉海,把額頭上那個澹澹的疤痕遮擋。

 這回到葛衛紅折騰了:“國子,你們倆拉著手,再靠近一點;小玉,你的眼神要含脈脈的,懂不懂,哎呀,最好還是摟著照一張……”

 “你拉倒吧,就這麼照。”李衛國也氣樂了,現在照結婚照都得規規矩矩,你還我們摟著?

 等照完之后,趙廣定嚷嚷開了:“國子,去俺家唄,給俺們照一張全家福!”

 一旁的王大拿也點點頭,他也是這麼想滴。

 “等白天再照,晚上的效果還是差一些。”李衛國當然答應,買膠卷和洗相片的錢,對他來說,還是不問題的。

 大伙這才樂呵呵地散了,到晚上休息的時候,李金梅姐幾個就出去找宿,反正農村都這樣,家里來了客人,住不下了,家人就去左鄰右舍住一宿。

 第二天一大早,李衛國起來就去水庫那邊先忙活一陣。

 冬天夜長,岳建國和王飛技員也早都睡醒,起來跟著李衛國一起去瞧瞧。

 到了場這邊,李金梅已經開始喂,瞧著一群群的鴨,岳建國二人也暗暗吃驚。

 等到趙廣定把鹿群都趕出來,這兩位更震驚了,王飛忍不住驚嘆:“國子,養這麼多家禽和梅花鹿,你這家底兒可夠大的。”

 趙廣定甩了下鞭子,接過話茬:“這都不算啥,國子去年冬天,是水庫里的魚,就賣了兩萬多斤呢。”

 岳建國和王飛徹底無語,他們算是開眼了。

 以前還以為,在農村就是種地,土里刨食,結果李衛國家的況,徹底顛覆了他們的認知。

 等到那群候鳥都撒出來,就全都起飛。

 這幫家伙現在都養習慣了,每天都得飛幾圈。

 就像那首歌里唱的:已盼春來歸!

 回家吃過早飯,一行人收拾利索,就準備上山。

 李衛國背著個大背簍,王大拿背著槍,領著四條獵狗,岳建國他們倆不常上山,空著手能跟上就不錯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