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醬油女官 第13章

《醬油女官》 第13章

桌上的蠟燭已經燃了一半,隨著吹進來的風輕輕搖晃,影在臉上跳躍,明明滅滅,將長長的眼睫在眼下投下一層,徒增許多安詳。

蕭崢忽然想起第一次見時的場景,湖心亭,也是這般從垂著的眼上投下一片暗影,如詩如畫。

原來他都記得很清楚。

覺十分新奇,看別人都還是一樣的,隻有,好像什麽事都能引起自己的一番回憶,每個畫麵都他覺得溫馨。

他抬起手,想要拂去額前發,手尚未麵前,門外忽然傳來齊簡的聲音:“王爺,下有事要奏。”

“……”好瞬間被打破,蕭崢有些火大的收回手,文素已經被驚醒了過來。

“王爺,可好些了?”的肩膀,站起來拉開些距離,以免失禮。

蕭崢點了點頭,“好些了。”言語間難掩惆悵。

都怪齊簡那孩子,大晚上的稟報什麽事?!

偏偏那孩子很不知好歹,得不到回應又一連喚了好幾聲,直到攝政王口氣不佳的說了聲“進來”才算作罷。

門一推開,見到房中還站著文素,齊簡不免又替遠在京城的劉珂傷心了一把,但很快就回過神來,朝蕭崢行了一禮後便立即開口道:“王爺,賑災資已然短缺,急需朝中撥餉啊……”

“什麽?”蕭崢頓時麵不悅,從床上坐正了子,“本王到此不過幾天,所帶資竟全用完了?”

“回稟王爺,不是用完了,是短缺。”

“……”

文素剛剛清醒不久,腦子還有些混沌,聞言便自然而然的接了一句:“怎麽用的這麽快?”

齊簡以為是在懷疑自己辦事不利,趕忙向蕭崢解釋:“王爺容稟,決堤的那幾都急需築堤加固,林先生說一般的材料不抵事,所以是這些就花了不銀兩,加上……”

Advertisement

“你說什麽?”蕭崢突然冷冷的出聲打斷了他,“林瑄竟直接接手治水了,可曾經過本王首肯?”

齊簡暗暗咽了口口水,“王、王爺,林先生的法子的確有效啊……”

蕭崢冷哼一聲,沒再做聲。

三人沉寂了許久,一時沒有頭緒,蕭崢隻好對齊簡擺了擺手,“罷了,你先回去吧,此事本王會想辦法。”

齊簡臉上神還是很焦急,可是攝政王既然發了話,也就隻有這樣了。

文素目送他出了門,轉頭問蕭崢:“王爺有何良策?”

“毫無頭緒。”蕭崢歎息著搖頭:“先帝在位時征戰不斷,留下的國庫本就不,如今能拿出來的其實並不多。”

這些況文素都是第一次聽聞,心中不免也有些擔憂,“如此說來,還真是棘手。”

兩人沒再說話,俱是一臉深思之

文素皺著眉,視線四下遊離,忽然掃到書桌上堆積的奏折,頓時腦中靈一閃,驚喜的了起來:“王爺,下想到了個法子。”

“哦?什麽?”蕭崢立即詢問。

文素笑的竹,“借財。”

王最近在京中過的完全是紈絝子弟的生活。花街柳巷,茶館酒肆,哪裏歡愉哪裏便有他的影,一時間整個京城都傳遍了他這個風流小王爺的名號。

偏偏他相貌又生得極好,縱使有不屑者也要多瞟他兩眼,京中一幹名門閨秀外加小家碧玉更是暗地裏將他奉為了心中郎,憧憬不已。

可惜這好日子沒多久就了結在了一封信上。

信是文素寄來的,八百裏加急,由專人親自送到了他手上。

彼時蕭端還帶著陸坊在隔雲樓喝花酒,收到信後當即拆開匆匆一瞥,哈哈笑了幾聲,將信往懷中一揣,推開人便出了門。

Advertisement

陸坊慌忙的跟上,就聽他笑著道:“友人急信送到,本王需出手相助啊……”

三日後,平王誠摯相邀諸位高於京郊碧波湖畫舫一聚。

王爺黨們自不必說,肯定是要給足麵子。保皇黨則團結在以丁正一為首的領導班子下,會議開了一次又一次,期間因丁老爺子甩手表示不參與那黃口小兒的無聊把戲,直到聚會前一天才真正定下赴宴人員名單。

夏日晚間清風送爽,湖麵泛舟別有調。

四周都有軍把守,連隻蒼蠅也飛不進來,便顯得偌大的湖麵十分幽靜,當中畫舫雕梁畫棟,上懸燈籠數十盞,倒映湖麵,影綽綽,委實觀。

蕭端墨發披肩,白袍微敞,手執一柄折扇,閑閑的立於門邊,親自迎接諸位大人的臨。

這場宴會本隻屬於高貴胄,但他有心,還請了傅青玉與劉珂。兩人自覺人微言輕,都早早的到了場,很快其它員也都到了,一時之間好不熱鬧。

眾人一番見禮完畢,各自落座,氣氛友好,縱使平日裏兩黨派如何針鋒相對,此時也在推杯換盞間一笑泯恩仇了。

酒過三巡,就在眾人緒高漲之時,坐在上方的平王搖著折扇不不慢的傳達了文素信件中的主要神:“攝政王與文大人正在泰州城賑災,辛苦非常,此時資短缺,更是雪上加霜,奈何國庫不,吾輩為朝中要員,當慷慨解囊才是啊……”

話音一落,眾人一陣錯愕。

就知道突然獻殷勤沒有好事啊!

然而聽了這消息反應最激烈的卻是坐在末尾的傅青玉與劉珂。

兩人掛念的人都在遙不可及的遠方,直到如今才得到點零星消息,豈能不關注?若不是實在顧及禮儀,差點便要直接出言詢問了。

Advertisement

下方的大人們正在嗡嗡討論,原先輕鬆的氣氛開始漸漸沉重。

這些高掏腰包是件十分艱難的事,蕭端很清楚。但是文素偏偏對於他的能力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憑著他一顆狡猾非常的麗心靈,定能將這些大臣悉數拿下。

他無奈,起碼不能辜負了友人所托不是?

他從袖間取出一張紙條,對一邊的陸坊遞了個眼神,後者立即上前接過,傳了下去。

一張紙條在眾人手中轉了一圈,如同水油鍋,好一陣劇烈反應,氣吸氣聲此起彼伏,顯然被驚嚇的不輕,好幾個大人臉都白了。

紙條上寫的是每位大人要出的數目,不過比文素在信中寫的要稍微……高那麽一點點。

蕭端也不催促,直到紙條又回到他手上,才像是忽又想起什麽,以扇擊掌道:“對了,本王忘了叔叔還有個條件,他老人家說了,但凡此次出錢者,全都記在名冊之上,待他回京過目之後,盡皆升一級,絕無二話。”

這話一說,下麵的氣吸氣立即就停止了。

安靜了一瞬之後,不知哪位員開了口,先是表達了對沿江百姓災的深切同,又慨了一番攝政王的高風亮節,之後還不忘闡述自家生活拮據,最後拍板說他要捐錢!

這麽一來,大夥兒紛紛響應,氣聲變了承諾聲。

蕭端吩咐侍取來墨寶,親自研磨記錄,名字、款日期等等事無巨細。

直到長長的名單再經由所有員簽字畫押,板上釘釘之後他才的手腕,慢條斯理的道:“然本王覺得俸祿本就該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諸位大人乃是國之棟梁,定然不會做此等買之事,攝政王更不能做賣鬻爵之人,所以本王便建議他老人家將那個條件給撤啦……”

“……”

據說當晚不貴人的車馬從街頭奔馳而過時,傳出泣哽咽之聲,直京城百姓們聞者著傷心,聽者落淚……

宴會結束時,傅青玉鼓足勇氣問了平王一句:“敢問王爺,這籌款之法是何人所出?”

蕭端瞥一眼,淡笑:“文大人。”

傅青玉神一僵,默默垂眼,告辭離去。

直到今日才知道這些大們真是腰纏萬貫,所謂富民貧,此言不虛。作為小老百姓的文素能想到從他們上下手,實在再正常不過。

一想到剛才那些人的神,蕭端真是心大好。正搖著扇子打算離去,卻見劉珂恭恭敬敬的站在馬車旁,似乎已等了很久……

幾日後,八百裏加急信件送往江北,文素拆開一看,平王熱洋溢的寫道:“友之所托雖艱,本王卻終不負所托。資不日即可送達,請寬心以待。經此一事,方知你我友誼比天高,比海深……”

文素覺得最後一句話甚為詭異,思索了一番,回信道:“王爺您賺了多?別套近乎,老實說!”

蕭端複又回信,義正言辭:“本王豈是那種人!”附小紙條一張,上書蠅頭小楷一行:“回來分你一半。”

文素立即回複:“我與王爺之友誼比天高,比海深……”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