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耽美BL 江東雙璧 第29章 成婚

《江東雙璧》 第29章 成婚

翌日傍晚,孫策的回信來了,召他回吳縣議事。周瑜便安排了丹一應政事,回吳縣述職。抵達吳縣時,飛羽破空而來,停在他的肩頭,這令他高興了些許。

然而進得城中,周瑜卻發現道路百姓有猶豫之,且張不安,似乎自己離開的這三個月里,城中防守、監察嚴了許多,百姓互相視之以眼,看到周瑜經過時,似乎有人要攔馬,卻被衛兵驅逐開去。

孫策依舊是那副吊兒郎當的樣子,坐在正廳里,眼也不抬,拭著一把畫戟。

那是呂布的方天畫戟,他唯一的

“貂蟬不知道上哪兒去了。”孫策笑笑,說,“聽說漂亮的?想必又被曹收進后宮里了。”

“不至于罷。”周瑜淡淡道,解開斗篷,天氣冷的,問,“有酒嗎?”

孫策吩咐人溫酒,又問:“兵符呢?”

周瑜拿出孫策的虎符還他。

孫策說:“孫權膽子越來越大了,沒跟著你回來?”

周瑜搖搖頭,說:“你真的不打算出兵?”

孫策一笑道:“于公于私,都必須馳援曹,是不是?”

周瑜說:“曹勝后,天下可定,若不愿百姓民不聊生……”

“可這筆賬怎麼算!”孫策重重將方天畫戟拍在桌上,說,“呂布于你,于我都有恩無仇,用這麼一封輕描淡寫的信,就推得一干二凈!老子已經不計前嫌,放了他兒子!還要我出兵為他打仗!”

周瑜點點頭,說:“是,主公說得對。”

“你上承認了,心里不服氣。”孫策說,“罷了,沒意思。”

“不。”周瑜抬手道,“我心服口服,我認真的,目前雖晚稻已收,吳郡一地仍舊實力不濟,不足以支持長時間用兵,就任曹去自生自滅罷。”

Advertisement

孫策冷哼一聲,仿佛不認識般地看著周瑜。周瑜心里嘆氣,沒再提這事,預備起告辭。

“丹如何?”孫策說。

“從父治理有方。”周瑜笑了笑,說,“我沒給他添,卻也做不了什麼大事。”

孫策的口氣緩和了點,說:“明年我計劃對荊州用兵,到時候你負責率水軍。”

周瑜點點頭,孫策又說:“來年若無大差錯,賦你一個水軍都督之職。”

“謝主公。”周瑜起,行禮道,“我先回去了。”

孫策一怔,說:“走了?”

周瑜答道:“孫權還在丹,我不回去盯著,怕又出什麼岔子。”

孫策似乎心煩意,揮手道:“走吧走吧。”

于是,周瑜去看了魯肅,兩人牽著馬,依舊是魯肅送他出城。

“你和孫伯符呢,”魯肅說,“適合當朋友,當家人,不適合當君臣。”

“我也發現了。”周瑜說。

這麼多年了,他們是如何從親無間,落到這個地步?是在彼此較勁嗎?周瑜自認為,自己已經讓了許多,知道孫策不喜歡旁人干涉他的決定,就總是順著他的話頭說;知道孫策是主公,就要有主公的份,周瑜也不再在任何謀臣的面前與他稱兄道弟。

魯肅又說:“吳郡一地現在都怕他,說他是項羽轉世,來當小霸王的。”

“風言風語,不必理會,謠言止于智者。”周瑜說。

魯肅又說:“可是有的謠言,還是傳到他耳朵里去了。”

周瑜眉,看著魯肅。

魯肅說:“會稽大族說,他發家,全因你在背后支持,以他的本事,是不足以治理江東的。”

周瑜長吁一口氣,不知為何,不僅沒有意料中的煩躁,反而如釋重負。

Advertisement

“果然來了。”周瑜說,“還說了什麼?”

魯肅悠然道:“孫家不是本地人,祖上在富春、會稽一地,整個吳郡對孫堅父子頗有怨言,始終對他們家有抵緒。起初有你我著,啟用郡大族子弟,方消停了會兒,現在又開始了。”

周瑜說:“張昭就沒說什麼?”

“他們是徐州一派的,”魯肅說,“北方士人,不得排南人。須得想想辦法,否則地域之爭固,遲早會釀禍患……”

正在此刻,傳令兵前來,讓周瑜回去,一時間孫策竟又是改變了主意,不讓他走了。

周瑜只得打道回太守府,孫策卻不在府中,只是讓他稍住數日,另有安排。周瑜與魯肅面面相覷,彼此都不明孫策葫蘆里賣的什麼藥。

既回來了,就先住下吧,夜間周瑜要找孫策聊聊,說不定他的主意有所改變,卻被告知孫策今天午后就離開了吳縣。張昭、張纮與呂范等人開了晚飯,周瑜歸來,各人說不得客氣寒暄了幾句,周瑜問到吳縣況,得知現在南派與北派爭奪尤其厲害。

孫策不喜歡會稽人,從一開始孫堅發兵,為長沙太守后,會稽就總是與他作對,先前借糧也吃了個閉門羹,乃至雙方關系惡化。周瑜要與張昭商量,拿來舉孝廉的察人簿,擢升量會稽人,卻被張昭等人集反對。

“必須懷,”周瑜說,“否則事只會越來越糟,人是殺不完的。”

“他的事你管。”魯肅說。

呂蒙在書房聽得一臉尷尬,坐也不是,走也不是。

呂蒙是汝南人,實際上與孫策手下的謀士都不是一派的,周瑜也不瞞著他,問了他的意見。

呂蒙答道:“江東不穩,又有袁紹在側,我勸過主公,此刻最好的方法,無異于一面派兵與曹結盟,一面安部,提升南派員。”

Advertisement

“怎麼這麼大的人了,”周瑜蹙眉道,“還是如此稚?”

魯肅和呂蒙都不接話,周瑜意識到自己說得也有點過了,片刻后說:“呂將軍,我有一事拜托你。”

呂蒙欣然點頭,說:“但請直言。”

周瑜說:“明日一早,請你往丹,我不知道主公有什麼安排,一時半會兒,恐怕我是回不去了,孫權今年不過十五歲,我怕他一時沖,調兵往渡。”

“我以為這是太守大人的安排。”呂蒙笑道,“莫非不是想讓仲謀將在外,君命有所不一回嗎?”

周瑜也有點遲疑,按理說,現在最好是孫權先斬后奏,帶兵馳援曹,這樣一來孫權是孫策的弟弟,孫策總不能將弟弟給按軍法斬了。

“先勸住他吧。”周瑜說,“我再旁敲側擊,朝主公說說,不定有轉機。”

呂蒙倒是好說話,在孫策麾下時,一直不得重用,終日無所事事,現在有事做了,第二天便帶著周瑜的手諭,前往丹

又一日后,孫策終于回來了。

孫策原來是往舒縣走了一趟,還將孫母與周母一并接了過來。守衛過來通知時,周瑜心里便一驚,什麼意思?在吳郡過年?

“公瑾!”

周瑜換上正裝,匆匆朝廳走,魯肅卻追著過來,說:“你有麻煩了。”

周瑜停下腳步。

“昨日呂蒙剛到丹,孫權就把你的兵馬帶走了。”

周瑜:“……”

“這渾小子……”周瑜早就有預,沒想到孫權還是搶先一步。

“呂蒙坐鎮丹,給這邊送信。”魯肅說,“張昭讓我將兵馬調之事先扣住,不稟報主公,看看能追得回來不。”

“往哪里走的?”周瑜問。

“經壽春過。”魯肅答道。

“追不回來了,”周瑜說,“黃蓋定會支持孫權去參戰。馬上通知呂蒙,供應軍隊糧草,不夠的話先調用壽春那邊……我先去拜見兩老,你馬上去辦,主公萬一發現了,讓他來問我。”

魯肅走了,周瑜臉晴不定地來到正廳,見自家母親與孫母。

孫策正笑著與倆說話,孫夫人一見周瑜便道:“怎麼搞的!吃得這麼瘦!是短吃的還是用的了?”

周瑜笑道:“天氣轉涼,晚上沒睡好。”

“公瑾是瘦了。”孫策拍拍膝蓋,笑著說。

孫夫人手指了孫策額頭,說:“是你虧待瑜兒了罷,看把他瘦的,給你日夜勞神定是跑不掉。”

“他小時候就是這般。”周母笑著打岔道,“和他爹一個德行,眉頭都快打結了,吃得想得多。”

“沒人照顧終究是不,”孫夫人道,“哪有這樣的。”

孫策拉著周瑜,笑著說:“來來,先跪過了,我有話說。”

周瑜便與孫策在兩老面前跪下,拜過母親。算來一別也有兩年了,再見家中老母,周瑜心中止不住地酸楚,心念既然來了,便接到丹去罷。

孫策三拜后,說:“娘,我和公瑾呢,預備今年冬就婚。”

周瑜頓時腦子里“咔嚓”一聲,險些魂飛魄散,說:“等等,伯符,你……你說什麼?婚!”

“原來是為的這事。”周母恍然大悟,哈哈笑了起來,朝孫夫人說,“我說策兒怎麼神神的,這不是好事兒嗎?”

孫夫人說:“就是嘛,這猴兒總算做樁正經事了。”

周瑜滿臉通紅,簡直是面紅耳赤,問:“這麼大的事,怎麼不和我先商量?不對……婚也就罷了,你和我……怎麼……”

孫策笑著拉他,周瑜不起來,也不敢抬頭,仿佛廳堂已化作夕一灑,千里余暉的滿江紅,令他不知所措,按著地磚的兩只手都在發抖。

孫策說:“我只怕公瑾不樂意,沒敢說,現在請高堂給我倆做主了。公瑾,娘都在這里了,你先說你樂意不?”

“我……”周瑜差點就要直斥孫策,這是要胡鬧到什麼程度!

孫策說:“你說,你先告訴我。”

周瑜側頭,與孫策對視,那一刻他們怔怔彼此看著,周瑜的眼里有點紅,因為張和激微微抖。

“我……我不知道。”周瑜最后說,“你問我娘吧,娘做主,說行就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